车窗外,英格兰乡间恬静的风景不断向后倒退,最终浓缩为一团油油的绿意。
火车上,约翰却顾不上风景,还在和他的“新”手机较劲——
话说这还真是充满科幻感的设备啊!约翰心想:如果有人在穿越之前告诉自己,未来的人能够将电视缩小到手掌那么大,还能用手指在屏幕上来回滑动,随手点点就能点开自己需要的内容——自己没准会笑着拍拍对方的肩,说:“孩子,科幻片看多了吧!”
探索了半天,约翰将手机翻过来 ,见到金属质感的底部上方印着一个银灰色的标记,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他觉得这个标志有点眼熟,一时却想不起来。
“约翰,快去IG上发条动态,表示你去过曼城了。”
亨克忽然想起什么,探头过来。
“IG?”
约翰一头雾水:这是啥?
“啪”的一掌,经纪人先生直接将手拍在了自己脑门上:“我的上帝!脑震荡的威力这么持久吗?”
面对一脸茫然的小约翰,亨克只好在火车上其他乘客的侧目下为他耐心解释:那Instagram,是一个用来分享照片和视频的APP。
约翰:APP?
亨克看着约翰这副“不开窍”的模样,无奈地摇摇头,抬手给约翰仔细演示,最后拍了拍约翰的肩膀:“你需要人气,也需要粉丝。就像克鲁伊夫曾经说过的:有名的人会越来越有名,无名的则永远无人问津。”
约翰:……我说过这话?我怎么不知道?
但他多少能理解亨克的“良苦用心”。毕竟克鲁伊夫本人在世时也一直主张:足球本身是一项需要娱乐观众的运动。而球星,更是天生需要善于吸引观众的目光。
上辈子,他拥有旺盛的人气,大批大批的粉丝,但也有过为盛名所累的时候。
到如今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又该如何从零开始积累声望呢?
约翰按照亨克的指点,将APP上的动态向前翻,很快看到了约翰·范德贝格以前分享过的照片。
那个少年站在一座铜像旁,羞涩地笑着,向着相机镜头比出了一个剪刀手。少年的眼神清澈而纯粹,但是看起来却没有什么自信。
看了片刻,约翰突然发现,少年身旁的雕像其实就是自己——那座铜像塑造的是克鲁伊夫带球时的模样。不得不说,铸造这座铜像的艺术家功力深厚,将克鲁伊夫带球突破时的姿态描绘得栩栩如生。
这张照片没有配文字,只有一个拍摄地址:约翰·克鲁伊夫竞技场。
看得出来,年轻的约翰·范德贝格一定曾将克鲁伊夫视作偶像,脸上写满了仰慕与向往。
约翰在心里问照片上的那个少年:你希望和我一样吗?
少年挂着腼腆的笑容,眼里似乎闪烁着希望。
想了想,约翰在心里回答:好吧,那就由我来实现你的梦想吧。
照片里少年的笑容似乎更盛了些。
“叮、叮叮——”
接连几声响,打断了假想中的沟通,却是亨克发了几张照片过来:“发这几张!再配一点关于曼城的文字。”
约翰一瞧,发现是几张他在伊蒂哈德训练场上踢球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他的大特写,最后还有一张他站在伊蒂哈德训练场门口,与曼城俱乐部的标志合影的镜头,用了仰拍的技术,将他这个小个子也拍出了大长腿的超模效果。
“拍得不错嘛!”约翰随口称赞亨克,心里却暗暗称奇:看来“手机”的拍照功能也不错啊,是不是已经能代替胶片相机了?
亨克挺起胸脯:“那当然,拍出自家小崽子最潇洒的一面,这是经纪人的基本素养。我可以是要成为拉伊奥拉第二的男人……”
约翰没理会他自吹自擂,相当笨拙地编辑了一条动态,随手一点便发了出去。
亨克看见了,眉头皱起构成一幅世界名画:“火车、老人、手机”。
“‘今日造访曼城俱乐部’,好小子,你咋不写‘今日莅临曼城俱乐部指导训练工作’的涅?”
约翰一怔,才意识到他配的文字可能有点过于骄傲了。
但发都发出去了,他可不打算修改。
很快,这条动态下有点赞和评论出现。不多,寥寥的几个。
约翰看着那些评论,赶紧应该都是在阿贾克斯青训营里认识的小伙伴。
“约翰,怎么偷摸去了曼城也不告诉大伙儿一声?”
还有评论:“苟富贵,无相忘”的。
就在约翰以为评论与点赞很快就会沉寂下来的时候,一个陌生的账号忽然在这条动态下评论:“这是个一直有球探关注的小妖。这条动态让我有了一点点转会联想。”
在这条之后,评论忽然多了起来:
“哈哈,多点大的小屁孩,就‘造访’人家大俱乐部了。”
“别转会联想啦!就这小孩?说大话不怕闪了舌头。”
“还是严谨一点,造访人家U17训练场吧。”
“……”
各种风凉话接踵而至,约翰看得忍不住皱起眉头。
他很清楚,这个世界上的人绝大部分都与自己毫无关联,也不认识自己,但是手中这个叫做“Instagram”的APP,却给了他们对自己直接品头论足的机会。
于是,约翰拿出了以前对付报纸上那些尖锐批评的方法,直接将手机朝下扣在火车小桌板上,让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