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图才能有限,更多地只是一味投机讨好。
逄纪私心太重。
审配虽忠烈,但也太烈了些,而且其才能比之曹操麾下众谋士而言,也算是过于平凡了。就连荀彧都私下向曹操评价过他:“审配专而无谋。”
天微微亮。
在袁绍跟众人说袁尚可能被曹操捉去之后,屋内的气氛有些凝重。
大家都知道袁尚如果真的是被曹操抓走了的话,那他们一定是要付出十分的代价才能赚回袁尚。
袁绍万不得已是不会放弃他最喜爱的儿子袁尚的。
他们作为袁氏的谋士自然也不会让主公之子被杀,让主公蒙羞。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是为人臣之本。
他们虽然有些时候会有些私心,但他们属于这个时代,大多数人还是恪守先秦乃至两汉君君臣臣的德行。
袁绍心里也苦啊,袁绍原想着,本来这次仓亭之战是要让袁尚去捞点功劳,然会回来,日后接替袁绍基业可以早些服众。
可万万没想到,袁绍本来吸取官渡的教训,稳扎稳打,意图经平丘渡过黄河,袭取陈留,再由陈留攻取许昌,击败曹操,步步为营。
建安六年,也就是今年,袁军于平丘渡河,慢慢逼近曹操,以寻找有利战机。
虽官渡袁绍折兵损马,但这次袁绍的兵力依旧比曹操多,而曹操急于求战,为此焦头烂额。
熟知军事的人都可以断定,袁绍已是稳胜。
却不料,天不佑袁,此时曹操手下谋士程昱献上“十面埋伏”之计,于是曹操主动撤退到黄河边,并用许褚引诱袁军发动攻击。
可谓背水一战的再现。
曹操背水一战,手下将士又是百战精锐,因此战况逆转,曹操再次将袁军击败。
袁绍败退时,十支伏兵依次杀出,袁军开始崩溃性的溃散,至此曹操再一次击败袁绍,将袁绍的元气彻底击散。
袁绍仓亭之战前后,正值头脑混乱之余,又误杀田丰。战后醒悟连连痛苦不已暗自悔恨。
也不怪乎袁绍前几日的吐血。
元气筋骨已伤,谋臣将领又亡,任谁谁也承受不了。
——
“主公,我等此刻非消极悲痛之时,而应尽快思索确定应急办法。”
“是极、是极。”
“若事情属实,吾等理应先遣使往曹操一处,询问其如何才肯允许三公子归还吾处。”
——
屋内的谋士们见袁绍不语,便三三两两地把头围在一起,讨论起章程。
“主公——”
刚才一直只是在听众人说话,自己却较为沉默的辛评此时站了出来,看了眼他旁边的郭图,若无其事。
辛评若无其事地向袁绍说道:“主公——臣知您对三公子的舐犊深情,拳拳爱意。但主公应考虑到若我们在曹操那里换不回三公子,那……此刻应及早决断,吾等如此犹豫寡断亦会给曹贼可趁之机。”
“臣请立嫡长公子为嗣。”
!!!!!
请立袁谭。
!!!!!
“然后再派人去曹操那里交接三公子回冀州。若曹操狮子大开口,或者主公担心曹操的条件会让吾等不能接受,那主公也可坐等曹操遣使来谈。我们完全可以等,曹操必不敢伤害三公子。”
袁绍一听,手紧攒衣袖,面色微惊。
辛评性格颇为刚烈,曾经也未尝没劝说过袁绍趁早立嗣子,只是以前辛评并没有这般直接地请袁绍立长子谭为嗣。
他近几个月在青州辅助袁谭治理青州,更多地是之前袁绍的任命。却不料此番变动,辛评竟说出这般言语。
袁绍很吃惊,在座的谋士们大多也露出颇为吃惊的神色。明确支持袁尚的审配、逄纪变现为震惊,并且很快转变成震怒。
“辛仲治,你——荒谬!”
审配性子也暴,直直也站了起来,就快指着辛评鼻子说话了。
况且审配多年统理军事,在气势上倒是不输辛评。
“主公,配认为辛长史此言大谬!主公万万不可此时立谭公子,军心不稳,若此番立嗣,不知会让将士们如何想主公……此时立嗣,军心不稳,军心不稳啊!主公!”审配补充道。
审配既担心袁尚的处境,又生怕袁绍听了辛评所言立袁谭为继承人,这般便落的竹篮打水一场空。
审配又说:“况且辛长史此时也不能如此不顾三公子安危。让主公坐等曹操遣人……那岂非致三公子于虎口狼牙之间!
“像曹操那般敢挟天子的人怎么你怎么就会想着他不对三公子做些什么。若曹操当真利用三公子,你如何向主公交代!”
“蛊惑君上、私心不为主公计为不忠!凶横冷漠剥夺主公及公子尚君君亲亲而无羞耻之心,可见你如是漠视父子亲亲为不孝!致主公幼子于危难之间为不仁!扰乱军心、危言混淆吾等视听为不义!”
“你当真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竖子不堪与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