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和阮籍把马拴在路旁的树上,眼前大片大片的水田让人心旷神怡。
小阮对一切都感到新奇,那架在伊河边的水车吱吱呀呀不停地转动着,通过竹筒把水传送到水田里。耕牛喘着粗气不时哞哞地叫着,拖着犁翻地。佃农们在水田里各自忙碌着。到了秋天,这里将遍地是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充满希望。
司马昭感叹道:“这才是我大魏坚实的后盾。蜀军之前屡犯我边境,数次因粮草不济而退兵,粮食是国家的命脉所在啊。”
阮籍说道:“武帝在时,采用屯田制,富国强兵,使仓禀实,衣食足。组织无地的流民开荒地屯田,自然于国于民有利,但是士家制度下的屯田屯的可是兵士的血汗呐。”
司马昭看着阮籍的眼睛说道:“你还在想那个在‘太学’里被带走的士家女孩?”
阮籍说道:“我一直记得你大哥说的那一番话,我们现在的生活建立在一部分人的牺牲上,似乎他们的人生就是为了做王朝的牺牲品。”
司马昭说道:“别愁眉苦脸的了我的大才子,等我有一天当了大将军,等你位列三公之后,我们就奏请天子,废了这士家制度又有何难。”
阮籍眼睛里的光又被点亮了,他挥舞双臂抑扬顿挫的说道:“好啊!定国安邦,济世安民,舍我其谁!”
司马昭被这热情所感染,他学着阮籍的样子振奋地喊出:“定国安邦,济世安民,舍我其谁!”
二人相视大笑,爽朗的笑声在树梢,在云端久久徘徊。
魏明帝的寝宫里,明帝正和曹肇投玩投壶的游戏。
他穿着宽大的袍服,没有束衣带,露出白皙的胸膛。他半眯着眼睛聚精会神地把一只箭投了出去,那剑锋碰到壶壁后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曹叡不耐烦地说道:“长思呐,看来只孤又要输给你了。”
曹肇得意地说道:“陛下这次再输,可是要把寝衣输给我了。”
曹叡笑道:“尽管拿去好了,要多少有多少。”
说话间内侍官走进来,跪伏在地:“启禀陛下,陈尚书和太尉在外等候多时请求面圣。“
曹叡说道:“不见不见,孤不就是修两个宫殿吗,这帮子腐儒天天来孤耳边聒噪。就说孤龙体抱恙。”
:“诺。”内侍官起身趋步向殿外走去。
陈群看到内侍官走了过来,焦急地问道:“可是陛下召见我等。”
内侍官躬身施礼道:“回两位大人的话,陛下今日龙体抱恙,不便召见二位大人,二位大人请回。”
陈群忧心忡忡地对司马懿说道:“现在正是战乱之时,吴、蜀还对我中原虎视眈眈,边疆未宁,陛下不思强兵养民,却大兴土木征调劳役,几乎造成农桑之事停顿。长此以往,恐会动摇我大魏的根基啊。”
司马懿说道:“当今圣上处事沉着,刚毅有主见,恐不肯轻易听我等老朽之言呐。明日朝堂之上再谏吧。”
司马昭和阮籍正在查看水田的播种情况,突然远处一个戴着草帽赤脚在泥地里糊田埂的人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阮籍说道:“子上,你看那个人身形背影像不像山巨源?”
司马昭仔细辨认后说道:“是有那么点儿像,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小阮正在和一个衣服上打补丁的小女孩抓青蛙玩,阮籍过去一把把他揽在怀里就走。
小阮手脚突然腾空,他大喊道:“大阮,你干什么呀?没看到我正忙着呢吗?”
阮籍把他放在地上说道:“我们去那边看看,似乎有故人在此。”
小阮跟在后面不满地说道:“你自去找你的故人好了,我还要和‘今人’玩呢。”说着转身就往回跑。
司马昭一把抓住他的领子把他扯了回来:“这个小家伙一见了小丫头就走不动道了。”
说话间已走到了离那人不远的地方,阮籍试探性地喊了一声:“巨源兄?”
只见那人愣了一下,然后好奇地回过头来,看到昔日的同窗,山涛把草帽摘下来喜出望外地说道:“嗣宗,子上,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司马昭上下打量他后说道:“巨源兄,果然是你。我现在负责这里的农业生产,嗣宗陪我来视察水田,你怎么会在这里种地?”
山涛说道:“从‘太学’回来后一直没有什么施展抱负的机会,我就暂时在这里边种地边读书。这位是谁家的公子啊?”山涛看着小阮问道。
阮籍道:“这是我的小侄儿,阮咸。”
小阮皱了皱眉头不满地反驳道:“大阮!叫我小阮!”
山涛笑道:“寒舍离这里不远,还请三位公子赏光一同到舍下喝碗清茶。”
山涛的农舍朴素但不失雅致,院子里的梨树花团簇簇。微风吹过,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颇有意趣。他们四人坐在露天的石桌石凳上边喝茶边看梨落如雨。
司马昭开口说道:”巨源兄,你对新城水田比较熟悉,依你看这里的水稻产量还有提升的空间么?”
山涛笑道:“你这个父母官当的倒是尽心尽责。只要朝廷不在农时征调民夫去服徭役,收成自然不会差。”
司马昭说道:“父亲和尚书台屡次劝谏,可陛下执意大兴土木,这确实是舍本逐末之举啊。”
山涛沉思了片刻说道:“现在在农具上倒可以做做文章。”
:“农具?”司马昭疑惑地问道。
山涛两眼放光说道:“对,现在我们使用的都是单杆犁,效率低,我想可以让工匠设计一种双杆犁,这样的话,一头牛可以同时驱动两只犁,在原来的基础上效率可以足足提升一倍。“
司马昭拍手称赞道:“巨源兄果有才思,胜我等多矣。”
这时一旁的小阮坐不住了,他扯着阮籍的袖子说:“大阮,我想去抓鱼,你带我去抓鱼好不好?”
阮籍笑道:“好啊,把小阮放在水田里当鱼。”
小阮嘻嘻一笑说:“那我当大鱼,就可以吃水田里的小鱼了啦。”
司马昭听了他们的对话不禁心头一动,他站起来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道:“去水田里抓鱼……去水田里抓鱼……”
他突然兴高采烈地拍手道:“有了!巨源兄,嗣宗,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水稻田里养鱼?水稻田里为什么不能有鱼呢?”
阮籍转过头去问山涛:“巨源兄,你觉得子上这个想法有可行性么?”
山涛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我们可以把目前的田埂加高,按照水稻的生长周期来看,插秧半个月后秧苗足够的稳固,这个时候可以投放鱼苗。鱼可以吃掉水田里的虫子,鱼的粪便也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五月份下鱼苗,九月份放水收鱼割水稻,这样的话稻田里养鱼一田两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他们神采奕奕,都为这个历史性的农业改革感到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几个月后的硕果累累,仿佛已经闻到了鱼米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