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九和秦川到食堂的时候,基本上人都到齐了。食堂里的柱子上和墙上挂着的那些小黑板上,也都写的是这次首领要宣布的内容。
首领让大家安静下来,把今年雪季部落的安排又大声讲了一遍。这些秦川和白九已经提前知道了,他们随便找了位置坐下,等首领讲完。
这次会议算是今年雪季以来最热闹的一次会议了,首领讲完了狩猎队训练、其他人铲雪砌墙、每天
下午学习这三件事后,就是每个月一次的分盐了。
今年部落晒的海盐总数估计有几万斤,晒盐队的人又增加了几个,组成了一个十人小队。晒盐队的人把装盐的大缸和兽皮袋,搬到最前面,准备分发。
今年的盐多了,首领在发盐的时候也比去年大方,都是按照队部落的贡献发的。这次也是把雪季四个月的盐都发下去,提前通知了大家,让人自己带装盐的工具来。
熊白在一边喊名字,黑鸮和猞尾两人,就负责用一个大概能装一斤盐的竹筒分盐,其他人负责往大缸里倒盐和运盐。
大巫和首领一个月二十斤,秦川因为提供了晒海盐的方法,也是和他们一样的,每个月二十斤。
鹰西和熊花还其他队长、负责人和晒盐队的成员,每人一个月十斤。这些数量多的盐是早就分好了的,用能装五斤盐的大竹筒装着的。
他们只用拿自己的袋子或者陶罐去装就好了,竹筒是不让带走的,因为这些竹筒是挑了好久才挑出来和五斤的重量比较准的。
其他人一般都是每人两斤,十岁以下的小崽子一斤。大狩猎中死了或者伤了的人,另有补偿。
秦川和白九领了盐,就顺势坐到鹰西旁边了,大巫的盐也是鹰西代拿的。
白九和秦川两人加起来有一百多斤的盐,他们肯定是用不完的。所以秦川想和别人换什么东西和工具的时候,他都先问能不能用盐换。
部落里的普通人,其实好些人一个月两斤盐都用不完。因为他们都是在食堂里吃饭的,自己的山洞和家里也没存多少肉。分下来的盐,最多的还是用来做了咸菜和酸菜了。
散会以后,白九去找其他几个狩猎队的队长商量训练的事,秦川提着盐和鹰西先回了医馆。
“鹰西,你和大巫吃不完的盐都放哪里的?”
“就放仓库的。医馆有冰窖,我们一般都把肉冻在冰窖里的,腊肉和香肠也做了一些,但是大巫咬不动,今年我就做的少了。”
秦川把盐袋挨着墙边刚好后,就跑到大巫的炕上去了。在食堂坐了那么久,他的脚冻的冰凉,但是他不敢去冻大巫,只好缩到大巫旁边。
鹰西看他那样,嘲笑他:“有那么冷吗?”
“怎么没有?你看大巫还不是在炕上坐着。对了,去年用来教学的那几块黑板还在吗?上面的字还在不在?”
鹰西拿着桌上的茶壶去厨房里装热水了,大巫替他答到:“鹰西昨天下午去你之前住的房间都找出来了,有些上面的字被不小心擦掉了,大部分字都还在。”
秦川叹气:“哎……!看来我们应该先把墨做出来,在纸没有做出来之前,先用兽皮卷记录一些重要的事吧。”
“墨是什么?”大巫好奇的问。
“就和木炭差不多吧,可以用来在兽皮和纸、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写字、画画都用的上,而且等墨迹干了以后也不容易擦掉。但是墨可比木炭珍贵多了,我们那里有‘一两黄金一两墨’的说法。”
这时鹰西也提着热水回来了,给他们各自倒了一杯热水,然后也坐到炕上来,一起听秦川说怎么做‘墨’。
听到秦川说,要用油灯点着,就为了收一点烟灰,他惊得瞪大了眼睛。他是知道秦川有多舍不得用他那几盏油灯的,毕竟现在的油,人都还不够吃呢。
“那得要多少动物的油点了灯,才能收到够写字的烟灰啊?”
“不是用动物的油,是用植物油。”
然后秦川又说了什么植物可以用来榨油,比如菜籽、黄豆、花生、芝麻、蓖麻、胡麻,桐籽,等等。
可以用来榨油的材料很多,但是除了黄豆,其他的植物他们今年都没有种,之前秦川收集的芝麻和菜籽都没多少,加起来也才二三十斤,能榨多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