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让一条肉鳍鱼明白飞机的概念吗?你只要知道,穿越的精髓在“穿”字就行了。”
秦晓清想了想:“好像是不行。”
“其实我对宇宙不是很好奇,因为你是可知的,整个宇宙似乎也可知了。如果你神秘复杂,那我会非常想要解开你这个未解之谜。
现在我想看看郑和在哪里。宝船再大也是木头做的,扬帆起航太慢。等他回来做黑船给他再下西洋。”
郑和不知道皇帝这么惦记他,不过他一直感激皇帝能让他来朝圣。
能去麦加朝圣,郑和认为都是皇帝开恩。接下来他还想去麦地那和耶路撒冷,那么他这生就心满意足了。
南下北上都是顺风顺流,郑和去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该记录的都记录了。现在他最重要的任务是和当地人交易,把值钱的东西带回国内,才不白来。
而外面最值钱的东西就是黄金和宝石还有香料了,他可以用丝绸与茶叶进行购买。
与这些不穿衣服仿佛生活在周朝的部落人交易时,郑和会用秤,一比一换。
秦晓清正好奇这样会不会太剥削非洲人了,就听到郑和旁边的一个小兵心疼地说:“给这么多丝绸,能给皇帝挣到多少金子啊?”
当然他声音很小,郑和没听到。严谨地交换完毕,双方气氛很好。郑和带着手下烤肉给部落人吃。
这些部落人打猎来的肉,但实在难吃。吃了几天,他们终于找到机会处理肉了。
但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吃过饭,宝船上的一部分伤兵和物资就被留在这里了,他们要在这里养伤。
秦晓清和一般华国人一样,安土重迁,她知道这些人估计很难再回到大明了,哪怕大概还会有第八次下西洋。
除非大明更加先进,或者造出黑船。
黑船需要烧煤,这需要于谦搞出精制煤。但内燃机就难了,冶金得过关,还有许多的困难。
但郑和下西洋带回来丰厚的回报,沿海百姓纷纷下海经商,那就不是问题了。
“系统,来点薯片。”
原切薯片深受秦晓清喜爱,她高兴时就爱吃点垃圾食品。所以现在她还是很胖,但比之前更好了,她也习惯了。
“话说,土豆和红薯都是美洲来的吧?红薯现在福建似乎有了,只是它还不适应明朝气候。土豆,吕宋岛也许有?”
虽然一直推进商品经济,但朱瞻基重视农田,说明口粮经常出问题。秦晓清想让天下百姓都吃饱饭,那么土豆红薯这些高产作物就很重要了。
杨士奇听说中央派人到福建沿海找番薯的时候,明白,农学还是重要。
正好,他找到了浙江找到了农学家申卿,他发现了杂交稻。既然番薯重要,那杂交稻更重要了。
“杂交稻?真的?”秦晓清虽然问,但已经相信八分了,杨士奇怎么敢骗她。
“当然,请陛下随便派人去看。”
秦晓清很兴奋,也佩服杨士奇,“杨老降级去了户部,做了个给事中,竟然愿意下放地方认真做事,厉害啊。”
杨士奇能成为首辅靠的就是真本事,他笑道:“为陛下分忧是臣子应尽的本分。”
旁边的大功臣的申卿也点头。能和皇帝坐在一个屋子里,他很紧张。
“要是杂交稻属实,杨士奇升官,你们都赐爵位。现在朕先给一半,免得查验耽误时间。稻子种出来,朕再补上一半。“
“谢皇上。”
秦晓清叫来太监吩咐下去,能鉴定杂交稻的朝廷官员就坐着马车南下了。这批人里有男有女,都很期待见到杂交稻。
男性官员因此觉得队伍里唯一一个女性官员不配去见杂交稻,可是她是宗室子弟。
他们不大看得上她的小脚,还因为这是皇帝特地叫来的,有点排斥她。但表面上还是客气的,不想得罪朱家人。
朱三小姐能感受到,但她不在乎。父亲为了钱裹断她的脚,随便把她嫁人换钱时,她就已经心死了。
她也不喜欢这双要侍女搀扶的小脚,但她已经残了。这个时代不能再假装坚强,办好皇帝安排的事重要。
她要去江南亲眼看稻子,不能让人骗了皇帝。而且,她也想看看江南是什么样。
离开京师,就没有水泥路了,路上很难走,但她没有叫苦。这倒是让同行官员有点意外。
父亲地位低微,拿不到朝廷给宗室的俸禄,要她裹小脚,朱三小姐以前的日子太苦了。一般人只是裹紧脚让脚变细变长,谁有她父亲狠心。
还好,当今圣上登基,终于想起了他们,虽然俸禄减半,但银子一分不少。而且,她能当官了!能供养自己了。
江南女子能供养自己的更多,她们应该不用裹小脚,被逼着嫁人吧?她有女儿就够了,不想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