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25年5月2日,秦晓清自己穿衣,自己走去上朝锻炼身体。她后面跟着一大串太监。
很快到了太和门,广场上站满了文武百官,这时天色只是微亮。
五月初,风吹过平常人会感觉有些冷,秦晓清却感觉这股风要吹得自己病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后,秦晓清说:“朕病得很重,今天才能处理政务。在太和门上朝对朕身体有碍,不如转到室内。”
杨士奇道:”不可呀,陛下。臣等在此聆听圣训,朝霜暮雪,是为了让老天爷知道陛下的功绩啊。
杨士奇尽责地劝。
秦晓清却不理会,“再待下去,朕又要病了,让他们都进来。”
皇帝叫人抬着龙椅走了,杨士奇明白,皇帝是真要改了太祖爷的规矩,连忙组织百官进去。
大殿里一下子站满了人。
不知道是人太多,空气不流通,还是这身体又犯病了,秦晓清觉得自己撑不了多久了。
“朕身体有恙,诸位爱卿捡些大事相告吧。”
杨士奇担忧皇帝的身体,更担忧汉王造反抢了皇帝的皇位。
“陛下,汉王的造反之心,路人皆知。先前汉王因图谋不轨,被安置在山东乐安州。在乐安却不安抚百姓,勤于检视军队,这是有不臣之心啊。希望陛下处置汉王。”
朱高炽听这话耳朵又要起茧子了,他和两个兄弟一母同胞,实在下不了手。
秦晓清下得了手,但是这事是朱棣先对不起汉王,她怎么能就此杀了他呢?
“爱卿对朕真是一片赤胆忠心。但是,爱卿所说的都不算是证据,汉王毕竟没有谋反。
不如派人去骂醒朕做着春秋大梦的弟弟。就派于谦去吧。他是大理寺少卿,敢说会说。”
杨士奇听出来了,皇帝确实认为汉王想谋反,只是太过仁德不想处置。这还好,总算是心里明白。
“于谦,那个直言进谏被朕贬官又复职的人在哪里?”
没人站出来,秦晓清又说了一遍。
“臣在,臣有罪。”大理寺卿于谦道。
他站得靠后,没听到皇帝的声音。他朝皇帝鞠躬,而后垂手而立,等到皇帝的问罪。
但心里却兴奋起来,陛下终于看到了他,要从谏如流了吗?”
秦晓清发现于谦很年轻,看着只有二十几岁,长得就像个清官。
“朕赦你无罪。朕相信你能够骂醒汉王,那时你就是立了大功。”
秦晓清当然相信,史书上写得明白。她又想到于谦之前因为直言进谏被贬,真是不该。
秦晓清慢慢地说:“朕之前没有采纳你的谏言,失信百官,实在有罪。这次你回去再整理奏疏吧,朕一定照办。”
“是,陛下。”于谦很兴奋,他的十条谏言可以推行了。
“朕精力不济,恐不能执政多久。朕近日以来,病痛一日胜过一日,几乎起不来床。希望众爱卿推举一个人监国。”
秦晓清简直是躺在龙椅上,她感觉自己现在很需要一颗心脏病药,或者休息一下。
“自然该是太子,太子年轻聪慧,文武双全,…”杨士奇看到皇帝微微摇头,不说了。
眼见百官都似木偶一般,不敢在监国大事上开口,于谦站出来,“臣希望由太子监国。”
没听到自己想要的回答,秦晓清又摇头。
权力这东西给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特别是给太子,而且她现在身体又不好,一不小心就被夺权了。
既然要给太子,为什么不直接穿成他,还省得麻烦。
“皇后母仪天下,贤良温顺,可代为监国…”
秦晓清终于等来了想要的答案,但这是个她讨厌的人,之前对于谦落井下石讨好朱高炽。
不过不要紧,秦晓清笑着说:“皇后贤良淑德,那就皇后监国吧。来人,请皇后来,朕要修养去了。”
皇后没有凤椅,被劝着暂坐龙椅。秦晓清终于能回寝殿,她把太监挡在门外,找系统要了心脏病药吃。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公元1425年5月29日病逝。现在是5月2日,秦晓清穿过来的第一个白天,她离死不远了。
明仁宗朱高炽虽然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但却是猝死的。根据历史记载,大概是肥胖引起的心脏病,所以秦晓清得吃心脏病药。
所以她得健身恢复正常身材,得吃药治病,还不能熬夜。每件事都很难做到,但秦晓清都得做。
秦晓清不能买延年益寿丸延寿,再慢慢健身,让自己瘦下来。因为系统认为,以朱高炽目前的身体条件,延年益寿丸只会让秦晓清暴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