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太会表忠心了,换我是他们,都想套麻袋打他一顿了。太难杀了,只有我死的时候最好杀。”
秦晓清不能处置蔡京,感到很遗憾,蔡京只能留给以后的自己了。不过,他真是敢谏言,把骂名都担了。
孟瑞君笑了笑,“要杀了蔡京和端侯赵佶,我不会忘的。不过,杀士大夫,固然气得那帮大臣要打人。妾提的一夫一妻,他们也气,民间讨论的应该也很多。”
“说起来,皇帝很少有不好色的吧?赵佶似乎也很好色?他估计要气死了,不知道他怎么看一夫一妻。一夫一妻还是好,这样才能养得出配得上平阳昭公主和独孤皇后的男人。”
赵佶因为童贯的事,一直窝在家里写字作画。原本是不知道什么交子,什么一夫一妻的事的,然而童贯忠心,常去看他,告诉他朝廷发生的事。
赵佶气得一脚把童贯踢倒了,又把案几掀翻了。
“可恶!可恨!该死!狗奴才滚!”赵佶发狠把童贯踢走了,坐在地上。他才刚想纳个妾,又不顺心!
这些天,不顺心的事太多了,赵佶懒得想。只感觉太憋屈了,打童贯还不够,不如去杀人。
西夏辽国打不过,安南和大理还不好打?弹丸之地,凭大宋的国力,他去了就有功劳。到时候宋朝赢了,他不是干什么都可以!
毫不意外地,赵佶被拒了,这样的蠢人,秦晓清一点机会也不会给他。被且因为他没有读书,罚了他。
”笑死我了,他还没认清我吗?我会给他带兵的机会?我根本不信他。更别说他哪有这本事,简化文字他愿意帮忙倒是还行。”
秦晓清早就不对赵佶抱有任何希望了,只想削他的爵位。但赵佶貌似还觉得可以靠兄弟之情得到资源。
“从前,刘婕妤专宠,但她和陛下吃的一样,陛下都生气。妾就更不用说,陛下和以前大不一样,端侯还以为陛下是从前的样子,是他错了。”孟瑞君说。
赵佶又碰了一鼻子灰,这次终于聪明了,知道自己多才多艺,决定和蔡京一起简化文字,挣些功劳,以后要些特权。
能搞出瘦金体的赵佶,有本事,身体又好,蔡京看中了这个得力的助手,要赵佶一起帮着做事,秦晓清同意了。
孟瑞君知道皇帝特别讨厌蔡京和赵佶,要她杀了他们,可为什么却给他们立功的机会?她都知道,这两个人肯定能做成事,那时他们站在朝堂上天天看,多碍眼!
秦晓清甩了甩正在看的奏折,“你觉得我是个明君吗?”
“官家自然是明君。”孟瑞君奇怪,陛下难道要自夸?
秦晓清忍不住笑了,“我当然愿意当明君。但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很清楚,我这个人特别容易偏听偏信。所以才需要赵佶这样的反对派也在朝堂上,双方都听一听意见。蔡京这样没底线的人,我也要看明白。”
“官家忍他们忍得很辛苦吧?”
“也没有。非要说的话,忍这个时代才辛苦。当皇帝才辛苦,得他们夸我我才开心。你当皇后似乎比我自在很多?”
孟瑞君摇摇头,“妾只是辅助官家做事,权重责轻,自然轻松。”
但变法一周年的时候,孟瑞君却一个人挑起了责任。因为皇帝病了,也许是大冬天玩雪病的,虽然不严重,但一直不好。
秦晓清忍了七天,才和皇后说,于是立刻被群臣要求修养。不再处理政务后,似乎放心了,病得更重。
直到她听说苏轼也病了,直接吓出冷汗,头不晕了,身上也不痛了,非要去看苏轼。
苏轼也和秦晓清一样,带病处理政务,现在在昏睡。秦晓清深恨西夏和辽国,居然敢在冬天攻打宋朝,害得他们忙出了病。
“官家?官家怎么来了?”
苏轼嘶哑着嗓子说,但很快被喂了一杯水。
“我来救你了,我给你颗药丸,你吃了吧?”
“陛下信道?这…”
“不是,快吃吧你,我要回宫养好身体,这药太贵了我可舍不得吃。”
秦晓清接了一杯水,买了金灿灿的延年益寿丸喂了苏轼吃下去。亲眼看到他吃了,她才安心。因为精神好,又坐了一会儿才走。
官家走后,苏轼又睡着了,醒来却不再难受,而是神清气爽,似乎回到了三十年前。
真是神药!
遭逢明主,西夏辽国居然敢犯边,可见内部出现了巨大危机。虽然现在不是灭亡它们的时候,但却可以趁机收复大片失地,壮大宋朝!扬我国威!
那时,后世君王和臣子都会尊崇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