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八王之乱”是非常敏感的,没人敢提。但秦晓清带头,大家也就纷纷指责宗室出气了。对于褫夺王爵的事,赞同的也很多。
接下来就是封官。
冉闵看到皇帝脖子上围着什么,关心地问:“陛下,你这是怎么了?”
脖子这么重要的部位,自然引来了很多关注。
褚蒜子咳嗽了一声,大臣纷纷各归各位,也不敢说了。
“诸位都已经升官了,也有了功绩,你们还想建功立业吗?”褚蒜子看着众武将。
“想,胡人乱华,杀我汉人百姓,臣愿意继续杀胡!”冉闵上前道。
冉闵,褚蒜子知道。秦晓清很赏识这人,说这人勇力过人,堪比项羽。她却觉得冉闵带来的压迫感太强了。
“好!还有谁?”
想流芳百世的桓温说:“凉国依然自立没有拿下,臣愿去攻打凉国,开疆拓土,立不世之功。”
桓豁说:“吐谷浑…”
荀羡说:“鲜卑…”
没人反对皇后的开疆拓土,他们都希望新的晋朝能更大更强!
看着这么多国家栋梁,褚蒜子非常高兴。不无得意地说:“要什么先礼后兵?我们的军队到一地便征服一地。别说十年,一年就打下了。”
秦晓清坚决不同意,一定要先防守发育,再主动出击。因为她坚决不同意,于是新生的大晋,依然坚持和平外交,没有出兵。
褚蒜子被扫了兴,非常不高兴。
秦晓清:“土地比较慢,先搞人口?咱们现在有4000万人口,随便就可以再搞出2000万来。”
“怎么说?”褚蒜子一点也不信。
“没逢乱世,人便少了五成六成,真的死了那么多吗?并没有,很多只是脱离了户籍,离开了居住地。固然有很多人死了,但是国家兴亡,百姓都苦,和平年间也是几百万几百万的死啊。所以搞一次编户籍民,统计天下人口,人口一定会大大增加。”
“有这样的事。”褚蒜子忽然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她崇拜邓绥邓太后,但她们一样出身太好了,她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以为是都死了。
她等着看到结果,年底果然看到黄册上增加了四百万户人家。她的思想完全变了,乱世比她想的更无力,但为什么一家一姓的天下却会把天下搞乱呢?
凉国纳土归晋,更是改变了她的思想。她看到了“德”的力量,从前她觉得秦晓清一个现代人心太软了,现在想想却不是那样。
如果秦晓清没有“德”,凉国为什么纳土归晋?只是豁出去,凉国还能受个几十年。凉国的君主还算鲜明,也有良将。
“看来得听你的,先礼后兵。”褚蒜子感慨。
但凉国的事也震惊了秦晓清,她没想到张重华真会这样,要王爵不要皇位。东晋重新恢复了跟西域的联系,这让她很兴奋,感觉晋朝完整了。
“先礼几年吧,我们可比周边国家有吸引力多了。只要继续提高生产力,几亿人都能容下。”秦晓清说。
“你现在对我冷淡了很多,是不是还记恨我当初用刀威胁你?既这样,你废了我吧。”褚蒜子想卖惨。
“不是,我不在乎那个。那也是唯一的办法了,还好系统也受激。”秦晓清真正不喜欢的是,褚蒜子和她三观差得越来越大了。
冉闵是民族英雄,褚蒜子却不喜欢。桓温其实是野心家,但褚蒜子却欣赏他。褚蒜子也爱用中上层世家,不太喜欢寒门士子。
祝武女在的祝家就是中层地主,后来被查出来参与过刺杀她,她惩戒了以后,褚蒜子也继续用。但如果是寒门士子有过错,她就再不给机会了。
她们是个国家的二圣,她们都有分歧,下面该怎么管?更别说褚蒜子还有点反对科举制,想让那些本事的家里人直接当官。
原先这些问题都不显,但国家统一,那些人的心就大了,捧着她求事做,偏偏还有些能力。秦晓清认为他们会破坏科举制,很不喜欢。
“系统,拿下那些地方,就能长相守,是骗她的。我最多只能待十年?”
“是的。”
“我不想待在这了。十年里,我可以想走就走吗?让复制人接手,让她们两个说开去,我走了。”
“可以。”
秦晓清叹息,摇头:“很多国家,开国便选错了,注定了后面的命运。这次我也一样,开局用复制人?!现在导致这样的结局!以后我还是自己来吧。”
秦晓清没那么喜欢褚蒜子了,但还是不讨厌她。
风头过去了,被褫夺王爵的宗室又找上了南康长公主求情。司马兴男于是去找皇后,皇后于是带着司马兴男去找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