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生气,陶逸自己都不认同多喝热水,讲卫生的国策,又怎么会有好好执行呢?她怎么能派这样的人去北方呢?这就气病了?
而这时,一直对东晋称臣的前凉发生了地震。秦晓清先是觉得不关自己的事,很快反应过来,那不还是自己百姓吗?
更何况,两国说是君臣,但互相一点义务没履行。东晋也就是明面上的大哥,不如趁这次机会,去救援灾区百姓,履行义务,给前凉老百姓一个好印象。
褚蒜子非常赞同,“这样以后凉国国主昏庸,必会有人奉上凉国。皇帝此次仁义之举,一举多得啊!”
于是褚裒和毛穆之带兵去凉国救援。
二人都是精心挑选的,都有一定的军事能力,但威胁不大。褚裒是皇帝父亲,身份尊贵,最能表示救援的好意。毛穆之是开国大将毛宝的儿子,比较认同人人平等,可以间接宣传晋朝。
毛穆之虽然地位更低,但是他才是真正的领导,有救灾经验。于是奔赴灾区,而褚裒则去面见凉国国主张重华。
张重华也有当皇帝的心,自然不愿意他国军队进来。只是手下人力劝,不得已放了进来。为此他多吃了不少五石散,脱光了衣服散热,才收拾好心情见晋朝国丈。
吃了五石散的人阴晴不定,凉国间谍得了消息,连忙递信给国丈。但褚裒却和秦晓清一样,把凉国真当成晋朝的了。见了皇帝,说完了场面话,就劝皇帝不要吃五石散。
张重华不高兴,问臣下,“你看看,还不许我吃了。朕问问你们,你们都吃吗?不说你们,百姓也有吃的。如今除了晋朝,哪个地方的人不吃?”
他又故意说:“没什么大事啦,国丈多虑啦。我们都是武将后代,就是五石散有一点坏处,也不用怕。哈哈哈哈哈!”
下面吃五石散的大臣也哈哈大笑,只有少数忠臣笑不出来。褚裒也笑不出来,把张重华把自己人,不停地劝。
张重华烦了,“晋朝皇帝吃不吃呢?”
被调回来的智将谢艾抢答:”晋朝的皇帝皇后都不吃,大臣也不许吃。他们出了什么研究报告,这东西是真有害。一直打我们的赵国国主,就是吃了五石散,才昏头的。”
石虎原先还可以,后来就越来越不成样子了,这是大家都能看出来的。
于是张重华立誓,“朕从此再也不吃五石散了。”
褚裒很满意,觉得这是自己的功德。
张重华说完,问褚裒,“朕是不是从善如流,堪比尧舜啊?”
褚裒点头,“五石散何其有害,国主说不吃就不吃,实在是从谏如流,传出去更多的名臣贤良会来投奔陛下的。”
“那是自然。来人,抱鄯善瓜来,朕与众人分食。”
在原本的历史上,中原大地战火纷飞,东晋朝廷内斗不断。也就只有凉国和成汉还算安全,因此吸引了不少人才。但现在多了个庞大的东晋,人才自然会去东晋。
秦晓清和褚蒜子亲自接见了不少人才。但是涌入的人越多,越混乱,就怕有人想刺杀皇帝。因此内宫外宫的警戒都加强了,日夜巡逻。
褚蒜子对于皇帝非要把皇宫分为内外两宫,允许百姓去外宫参观的行为非常不满。但当初两人关系不算好,她这个皇后说话也没有份量。
现在不一样了,褚蒜子强烈要求把外宫封起来,恢复成皇帝的内苑。
“我不是说了嘛?这样是为了与民同乐,人人平等。而且皇宫这么大花费太高了,我不愿意。”
“你怎么想我不管。我只说,墙外面什么人都有,你怎么保证自己的安全?你想死啊?”褚蒜子越说越气。
“怎么可能什么人都有,我不是收了门票吗?你不知道,这样可以排除很多人,几乎可以保证进来的都是良民。再说了,那么多侍卫,都不是吃素的。”
秦晓清不觉得自己会有危险,然而下一秒就打脸了。侍卫们在外宫抓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贼人,带了进来。
“什么人?还要皇帝亲自审问?”褚蒜子看着皇帝,恶狠狠地说:“我真想把你腿打断,让你永远待在皇宫,陪着我。”
秦晓清讪笑,“哈哈,不至于吧。看看他是谁?”
侍卫把贼人的脸抬了起来。
“王宁远?好一个宁远将军,陛下如此器重你。你竟然辜负陛下,你这是在干什么?刺杀君王?这是臣子该干的吗?”褚蒜子感觉被背叛了。
秦晓清此时,面色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