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她很注意罪己诏的事,一直跟进。最后,罪己诏的事情终于搞定了。她要在秦始皇陵给自己下罪己诏。
选择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有军队守护皇陵,可以减少遇刺的可能。而且罪己诏里宣扬了始皇的功绩,要让百姓知道始皇是功大于过的。
最后,是秦晓清没有亲自看过秦始皇陵,她不能轻易出宫,她想借这次机会好好看看秦始皇陵。
仪式已经一切从简了,但是文武大臣还是有几十,士兵几百,太监几百,浩浩荡荡的。
仪式开始,秦晓清按着仪式走。最后是下罪己诏给自己。太监把诏书递给了丞相李斯,由他念出上面的文字。
“…始皇乃一统六国…郡县制…之…,朕以寡德,继承大统,意在秦国长存,…朕乃不近女色,…不再兴建宫殿,…百姓多有累死者,朕不忍,欲废除殉葬,…大赦天下…,…除典礼外,余以常衣从事,…重商轻农…发展经济,强国富民,以朕死之日为止…”
秦晓清认真听完,然后开始用大白话把诏书上的意思又说了一遍。
虽然胡亥的残暴很败好感,但秦晓清的做法很拉好感,而且她要做的事,对大臣都是有利的,因此众人都很给面子地附和。
秦晓清回去以后,这份罪己诏的内容就被广泛传播了。奴隶最早知道,然后是其余的大臣,再是咸阳的百姓,六国贵族,然后是各地地方官,平民。
听闻诏书内容的人,无不感激上苍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好皇帝,他们有救了!
史上第一个下罪己诏的是晚年有亡秦之失的汉武帝,秦晓清印象很深刻。
于是她学着下了罪己诏,在这个士族取代贵族的年代,这样做,效果非常明显!
秦晓清能够感觉到她比之前得人心了很多,天下也更安定了。
不过,在里面她许诺了很多事情,许诺了之后她得一件件去做了。
比如说最重要的重商轻农,其实农业还是根本,还得保住农业,但又要发展经济。这些都够她和李斯等人头疼的了。
重商轻农相当于要把商鞅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和与之配套的愚民弱民政策完全改掉,走另一条路。而秦朝土地的亩产量不到100公斤,明显是走不通的。
轻农就会导致经济务虚,看起来繁华,遇上灾荒会饿死人的。并不像秦晓清想的那样,可以更好地调配社会资源。
坚持了三年,重商轻农的各种问题都被发现,虽然重商轻农不但没有天下大乱饿死人,反而让社会向前发展。但秦晓清还是把国策改了。
改成了农商并重,这时候就更好了,社会稳中向好,粮食产量一直提升。
一路走过来不容易,但秦晓清非常高兴,因为胡亥一共当了三年皇帝就亡国了。她现在也当了三年皇帝,但是秦国还好好的,并且越来越好了。
以前秦晓清根本不敢出咸阳宫,生怕有人刺杀她,也算是体会到了秦始皇被刺杀后的感受。不过三年过去了,现在她敢微服私访了。
虽然很想去看看以前的奴隶现在的生活如何,但秦晓清知道她的基本盘是士族和闾右子弟。于是她先偷偷去查看他们的情况。
她先去了李斯家。这次是偷偷去,让樊哙陪着。
李斯对待伺候的人,十分严厉,然而赏罚也分明,算是个好主人。但不算是个好人,他还是法家思想,认为应该君主专制,不断给百姓治罪,压榨民力。
她已经不想用李斯了,在提拔萧何曹参,想用这些人。可惜的是张良没有再出现过,不知道他还是坚持复仇,还是隐居了。
不过目前大秦还是少不了李斯,秦晓清一边用侯爵之位诱惑他出力,一边用他拉拢统治阶级,打算以后让他退休在家田猎。
“樊哙,你从前在家,是个屠狗的屠户吧?”秦晓清问。
“是。”
提起旧事,樊哙感觉非常丢脸。他的出身实在是太差了,还好陛下不嫌弃。
“那我们就去跟上买狗肉的人,看看她们的生活。狗肉也是肉,买肉的人日子还可以吧?”秦晓清说。
“能花钱买肉的平民日子确实还可以,公子要不要也买一些?”樊哙殷勤地掏出五铢钱。这时候铜钱的购买力还是很强大的。
秦晓清摇头,“我不吃狗肉,规定的鱼虾蟹就够吃了。”
哪里就够了,樊哙可是知道,陛下给自己规定的肉食,不过是一月鱼四条,虾六斤,蟹五斤而已。他吃的都比陛下好。
再仔细一看,陛下的绸缎衣服已经洗得发白了。他甚至看到了一个破洞,他要感动哭了…
绸缎要洗的时候要很仔细,不能搓洗,秦晓清不是很喜欢这麻烦东西。不过绸缎穿着比不能染色的麻帛舒服,她又只好穿这个,穿破了补一补,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穿。
现在穿这个破衣服,正好。
“快带我去吧!”
“是。”
卖狗肉是不能随便找地方卖的,要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摆摊。这个地方叫做市朝,白天人来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