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菀彼桑柔 > 第8章 第 8 章

第8章 第 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八岁的司马坤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惊恐万分,日夜啼哭不止,身体也因此变得虚弱不堪。太医们时刻守在他的身边,生怕他出现任何意外,这个小皇帝就没了,自己项上人头不保。

王皇后更是疑心重重,担心有人暗中作祟,于是下令将几个皇子包括齐王司马衷一同软禁在宫中。

这一举措无疑加剧了朝廷的混乱和不安。

司马衷以世的生母杨皇后,出身于高门大族,其族兄杨储更是北军中尉,手握数万军队。看到王威的嚣张跋扈和朝廷的动荡不安,杨储悄悄部署了一番。

他以惩处奸佞为由,率领军队包围了皇宫和大司马府,逼迫王威投降。

这一举动使得朝廷的局势更加紧张。一方是手握重权的王威和王皇后,另一方则是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杨储。双方之间的对峙和冲突,让整个朝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随着王威向驻守西北甘肃戍边的刘潜发出求援,京师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刘潜得到消息后,迅速整兵出发,而其余诸王也闻风而动,纷纷准备各自的势力。

此时的长安城已经被杨储掌控,司马府被围得水泄不通,粮食补给断绝,王威在绝望中只能放弃抵抗,束手就擒。杨储以狡诏之罪将王威斩首示众,王皇后也被迫饮鸠自杀。皇子坤在太后的庇护下,虽然被监禁在冷宫之中,但好歹保住了一条性命。

然而,就在皇子衷还未正式继位之际,刘潜带着几万大军抵达京师。西北军与京师禁军激战数日,禁军不敌骁勇善战的西北军,很快便失去了抵抗之心。

杨储见大势已去,只能带领手下投降刘潜。京师从此尽归刘潜掌控。

刘潜掌权后,其残暴不仁、嗜杀成性的本性逐渐暴露无遗。他废除了皇子衷,又将年幼的皇子坤扶了上位,自封太师,总揽朝政。

并将从前与他有矛盾的人清算了一番,一时之间权倾朝野,朝中人人自危。

他日夜宿于先帝寝宫,命手下挑选各地美人供其享乐,朝中无人敢言其不是。

然而,皇子坤体弱多病,上位不过半月便因惊吓过度而病逝。太后也在不久后病逝,坊间一直有传言说是刘潜密谋杀害了他们。

不过刘潜觉得自己冤枉的很,那个病秧子自己被吓死的,关他毛事。

皇子坤一死,刘潜不得已又扶皇长子司马衷即位,但此时的朝廷已经陷入了更深的动荡之中。

此时,各地纷乱四起,先帝诸弟打着诛杀乱臣贼子,扶正统的旗号,光明正大的开始招兵买马,准备讨伐刘潜。

其余诸侯王亦是打着清君侧为由掀起了反旗,各地响应之人多不胜数。

不久几方势力便攻入了京师城。

刘潜虽然曾是西北边境的英勇将领,但到了京师之后,他沉溺于美酒美人之中,不理政事,导致西北军军纪涣散。当其余人马攻入京师之时,西北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刘潜的统治也随之土崩瓦解。

刘潜亦是被人在寝宫之中斩下头颅,尸体被挂在城墙上以示众人。

京师人心涣散。

各路人马更是趁机攻进京师,京师亦是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有道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各路诸侯王混战,匪患四起。有匪人趁机烧杀抢掠,夺百姓之财,□□良家妇女,房屋毁坏不胜其数,京师数百年积蕴被毁于一旦,周边百姓夹杂在混乱之中,流离失所。

在这样的混乱中,新帝在一群老臣和心腹的护送下逃出了京师。

然而,他们并没有能够逃脱困境。

半路上,他们被定州的老安南王悄悄截住。老安南王表面上尊奉天子,但实际上一直在暗中谋划让天子退位,只是还不待他真正做什么,他儿子把他也给囚禁了。

天子一行人被困在定州,无法脱身。

当新安南王上位后,他开始更加明目张胆地逼迫天子退位。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魏定出手了。他安排暗线秘密联络天子手下的人,成功地将天子从安南王的手中救出,并迎接他回到襄阳。

此时,河南之地已经尽归魏定掌控。他将天子迎回襄阳,设立了行宫别院,并建立了新的朝堂。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势力能够更加正大光明地发展。

魏定此举,无疑是深谋远虑之举,其势力迅速发展壮大。

不过天子在何处,与她并无多大关系,不过都是旧人罢了。

林菀看着车外缓缓驶过的景物,眉眼轻垂,心底对这些旧人并无多大波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