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大哥,灶房里那个铁盆是要做什么?”钟灿晞吃着饭,突然想起上次在镇子上带回来的那个大铁盆,问道。
“那是铁锅,可以用来炒菜。”
“炒菜?”钟灿晞疑惑,唐初宜也同样看向钟灿阳。
“嗯,平日里我们吃的菜大部分是蒸,或者煮,但是也能炒,等回头跟你说怎么做,试试就知道了。”
“大哥,这也是书上看到的吗?果然书中自有黄金屋,之前你教的那几个做法就很好吃的,这铁锅炒菜,应当也是很好吃。”钟灿晞感慨着。
唐初宜也点头肯定。
钟灿阳眨眨眼,点点头,没就这个话题再说什么,他印象里,书里面没说这些啊,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就是有这个概念,可这样的事情也无法怎么告诉他们,只能把他当做自己在杂书里看到的。
至于那书,他逃难来的,哪能带杂书啊,不知道丢哪去了。
好在钟灿晞跟唐初宜也没有深究。
婚后第三日,钟灿阳看着木匠抬过来的一整套书案,又看着避开她眼神的唐初宜,心里美极了。
不过扭头看到那同样欢喜,借了他的光,也有了新书案的钟灿晞,钟灿阳心里默默对比,他的看起来更好些,娘子果然最重视他。
钟灿晞可不知道他大哥如此幼稚,还能在一样的书案里找出个细节来证明他的比较好,他只知道如今的日子每天都很高兴。
接下来的日子里,唐初宜每天一早起来后,会教导钟灿晞拳脚功夫,一开始钟灿阳也会跟着比划,可到底他的身体不适合这些强度的,扎马步脸都白了,吓得唐初宜迅速将杨大夫请了过来。
钟灿阳被杨大夫劈头盖脸说了一顿,最后歇了跟着练的心思,原本钟灿阳还想着,练练身子,到时候可以赔娘子去山上打猎呢,别的不说,至少不能拖娘子后腿,结果这想法就这样被遏制住了,但是杨大夫也提醒钟灿阳,还是要保持走动散步,不能就这样因为虚而不动。
所以唐初宜每日教导完钟灿晞,就会陪钟钟灿出去走走,今日去山脚下走一圈,摘点野菜,明日去小河边走一圈,捞条鱼,后天去村里走一圈,看着钟灿阳跟人说话。
等走了一圈回家,钟灿阳歇过后就开始教导钟灿晞功课,唐初宜会去做想做的事,或者上山,或者就在家里做点事。
日子平静又温馨。
而这段期间,村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例如家家户户都热闹了不少,并且每天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这还要从钟灿阳的铁锅说起。
钟灿阳为了吃好些,从猪油,炒菜,炒肉等等,全方面的发挥了铁锅的作用,这般动静多少也是传了出去的,而铁锅的坚硬,也让大家有些心动,虽然说觉得炒菜用油太多有些过于浪费,但是铁锅看起来不怕摔打,不怕高温,平日里陶锅,瓦锅都好,就怕出现裂开的问题,毕竟在农家,一针一线都来之不易,能用久些自然是要用久些的。
钟灿阳他们用铁锅的事情被发现后,有人上门打听,钟灿阳也如实相告,甚至画了图,告诉大家虽然铁贵,但是也可以不要那么大的锅,而且一口锅用下来的时间,日常月累的,其实更为实用节俭。
这事引起了村民的讨论,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智慧,讨论着发现,果然是如此,加上着铁锅炒菜,是真香啊,条件过得去的很快就开始定了铁锅。
没多久,研究铁锅如何做菜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有一个村民发现用铁锅熬制油脂,出来的油脂量更多一些后,更是引起了热潮。
又过了一段时间,村里有几户做菜好的婶子,甚至组织起了一直队伍,专门帮人办席做宴。
一开始,还是有家镇上的亲戚来杨家村做客,吃过这炒菜觉得新颖,家中刚好要娶媳,一通沟通过后,价格不贵又新颖的菜吸引了对方,就说好了请她上门做菜,这婶子一人忙不过来,找了交好又有拿手菜的婶子,一群人自备锅,主打的就是这炒菜。
有一便有二,请杨家村做席的人变多了。
当然,杨家村上门做席的时候是不让其他人看的,只是这东西也没法完全保密,很快就有了模仿的,但是这段期间足够杨家村打出了名声,加上个人的做法不同,他们可是被提点过的,对此的把握好一些,也有了杨家村铁锅菜的说法。
因着这些事,钟灿阳在村里的名声更好了一些,也得到了更多认可,具体就体现在,现在唐初宜陪着钟灿阳出门散步的时候,大家喊唐初宜,已经变成了秀才夫人,也时常在唐初宜面前夸赞钟灿阳。
而钟灿晞身边,也多了不少村里的玩伴,虽然钟灿晞很忙,也没有什么空闲跟他们玩,但是他们还是将钟灿晞当成了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