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沈记糖水铺 > 第14章 户口的问题

第14章 户口的问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朝盈做的是南方汤圆,和北方的元宵做法很不同。

元宵是先拌馅,切成乒乓球大小的立方块,再倒簸箕里,倒上江米粉摇晃筛匀。

筛的过程馅料块儿互相撞击,就成了球形,江米粉也黏着在馅的表面。这时候江米粉层很薄、表皮是干的,下锅煮熟后才会吸水变糊,但依旧是皮薄馅大。

这样的元宵,一口下去满足是满足,但是吃不了三四个就腻了。

南方汤圆则先和面搓皮,再把馅包进皮子里,有点儿像包饺子。

先把江米粉加水搅成团,放在一边让它“饧”透,这时候把馅拌出来,水分多一些,摸着微微黏手就好。包的时候,一手揪一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薄竹片挑一团馅放片皮上,双手边转边收口,揉搓成外表光滑的球形。

这时候汤圆搓好了,再放外边雪地里冻着去,否则一会儿又化黏在一起了。

暮食之前,所有定了汤圆的客人都来取走了,还剩几十个,沈朝盈决定今晚就吃汤圆凑合过了。

正烧着锅呢,在厨间扬声问阿翘要吃几个?前头就传来阿翘招呼客人的声音。

这样的节日,这么晚,不好好在家过节?又是谁?

走出去一看,不是公务繁忙的小崔县长,又是哪个?

沈朝盈都无奈了,怎么每次都在人家打烊之后来呢。

不过这位每次都会自觉给些小费,沈朝盈得了“加班辛苦费”,倒也没太大的意见。

沈朝盈换上标准迎客笑脸:“郎君长至日安康。”

崔瑄忽视她变脸速度之快,淡笑颔首:“女郎长至日安康。”

“今日小店只卖浮元子,便是门口招牌上挂着那几样。口味倒是都齐,郎君看是想单吃一种,还是每样都来点儿?”

崔瑄颔首:“好。”

好,也没回答她刚才问题,好什么?

沈朝盈嘴角笑意不变,退回厨房,数了数剩下的汤圆,估摸着他的食量,干脆全给他下了。

馅儿做了三种口味的,沈朝盈为了区分,给皮子也染了不同的色。

黑芝麻馅的是最经典的白皮,枣泥馅的加了忝菜汁,是艳丽的绯色,赤豆的则是更浅淡的粉色。

汤圆好熟,清水煮至水开,再焖一会儿就好了。连汤舀入碗中,加一点点桂花蜜,就这么端了出去。

一碗什锦浮元子,汤底清澈,飘着零散桂花,元子皮薄而滑,如玉莹泽。白如羊脂,绯若朝霞,深深浅浅淡淡,浮浮沉沉团团。

这样精致的卖相,崔瑄都有些不忍破坏了。

端详了一会儿,闻着汤水的甜香味,崔瑄到底忍不住诱惑,执勺舀起一个。

咬开皮子,白皮下,浓黑的馅儿立刻流了出来,这是黑芝麻馅的,油香四溢,又软又甜。咬下第二个,唇齿先碰到炖得粉酥将烂的赤豆颗粒,随后是绵密的豆沙,糯而不黏。

香,甜,滑,糯,味道甚好。

崔瑄不由得想起昔年游学时,途经江南道,当地百姓在冬至日会做一种冬至团,也是用江米粉做揉面,里面包上精肉、频婆果、豆沙、萝卜丝等,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友。

想到江南,便想到眼前沈氏女郎的身份上。

他放下勺,微微肃穆了脸色,“女郎这市井生活,可习惯?”

沈朝盈正守在柜台后等他吃完再去煮和阿翘的暮食,闻言愣了愣,才确定他是在和自己说话。

毕竟前几次他来,虽脸上有不自然,但从未有过其他交谈。

沈朝盈很快笑道:“官清民自安,小崔大人治下宽谨有度,儿等享受便利,再好不过了。”

崔瑄点点头,这才说起今上欲施行的仁政来。

“女郎若是决心,节后某派衙役来协助女郎办理相关事宜。”

这是给她“插了个队”,妥妥的特权啊。

沈朝盈笑了,真心实意谢他,又匀出自己暮食的份,给他多送了一份炸汤圆。

拒绝的话才到嘴边,崔瑄看炸圆子卖相可爱,上撒一些熟豆粉,想起麻薯来。

又改了口:“多谢。”

签子叉起一枚,外酥里嫩,甜香得很。

待崔瑄走后,沈朝盈收拾碗盘,发现碗里只剩些汤汤水水,炸汤圆也空了盘,不禁挑眉。

这一碗什锦浮元子本就比平常的量多,沈朝盈还担心他吃不完来着——就是寻常的量,客人大多都会剩下几只吃不完。

一则江米顶饱,一则内馅太甜,饶是爱吃甜食的大梁人,也容易饱腻。

这么一看,这位长安令倒是个很能吃甜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