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此生尽兴 > 第37章 第37章 难释怀

第37章 第37章 难释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若只听母亲信中所说他是决计不敢信的,但宫内他有着人看顾,随同其他朝中信报频繁往来也未有异常,确是无碍的。

顾缘君闻言放下心来,知他这般笃定便真是无虞。

她将信收好,提起正事:“刚才我哥说并州守兵当时只来了一千人,可在册的明明有三千人,若非如此我们四千将士也不会生还无几,这个蹊跷必须得查探清楚,以昭天理,以安英魂。”

陈九曜眼中露出锋芒,笃定道:“要查,还要和失职之责一起查。八千匈奴潜入,并州州府上下竞一无所觉,是无心失职还是有意,皆尚未有定论。”

顾缘君看他抬起左手以指尖按压前关穴,有些担心:“是不是一夜未睡偏头痛又犯了?这些公务不急于一时,你快先去休息。”

陈九曜点头应下,然后安抚地笑笑:“别担心,无碍。”

一阵风过,摇动了树枝,枝上挂的雪花簌簌而下,萦绕如雾,缓缓飘落于阶上。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

申正时分,除了留下养伤的顾乘风,一行人来到了并州州府。

及至门口,陈九曜直接出示象征太子身份的玉契,没有等待通报便直接穿过了数重门,进入正厅堂。

一行人刚迈过门槛,并州刺史便迎了上来,恭敬地向着他们行礼。

“下官并州刺史秦升参见太子殿下及各位同僚。”

众人投去视线,见来人四十余岁,面目慈和,通身气质蔼然,像是家中长辈;绯色官袍整洁板正,无明显皱痕,却有些不明显的缝补痕迹。

身为从四品下州刺史,却在给太子行礼之余不忘向从五品的低官阶同僚问好,倒是足够谦卑。

几人表情略有缓和。

陈九曜轻轻颔首,众人亦回礼。

气氛在不知不觉间回了温。

楚定音开口:“秦刺史,据我军全部生还将士口供证实,昨日并州守兵只有一千人参与作战,但朝廷的兵事录却记载此地守兵三千,殿下想先听听您的解释。”

秦升听了此言并无惊慌之态,而是先诚恳致谢:“说到这老夫还未面谢几位将军大恩,老夫替治下百姓谢过各位救命之恩!”

众人扶起他之后,他再次开口,声音微颤,表情自责:“谢殿下还愿给老夫解释的机会。老夫深知自己失职,竟让这么多匈奴混入城中,我定自上奏疏请罚。”

他接下来的话,却出乎众人意料地直接。

“至于守兵不足,不瞒各位,是因为“吃空饷”之蔽病啊!”

不待众人发问,他自解释:“地方豪强霸占了征兵名额却不服役,老夫无能,势单力微,奏报过朝廷请求援助解决,但……未有回音,此事有记录可查……但终究是我之过……”

几刻钟之后,一行人捧了征兵册出了州府大门,回望一眼内里庄正威严的陈设,若有所思地步下门前石阶。

萧云山正欲开口,忽然听到门内传出来的急促脚步声,他立刻噤声。

“诸位贵客留步。”

只见一爽利女子脚步匆忙地走了出来,她五官大气秀雅,眼神澄澈,但衣饰简单甚至略显朴素,从年龄和装扮来看,应还是个未出阁的女子。

她开口先介绍了自己:“我乃并州刺史秦升长女。”

随后有礼有节地表明了来意:“已至哺时,还请各位留下用顿便饭罢,粗茶淡饭,望各位不要嫌弃。我爹为人戆直,怠慢之处烦请见谅。”

许是因为她的眼神,顾缘君对她有种莫名的好感,她开口致谢:“多谢秦姑娘,本不该拒绝你的好意,只是家中还有伤患,确不宜在外停留太久,辜负了你的心意,万望勿怪。”

这女子听了此话有些失望,但很快又露出笑容:“也好,不急于一时。我生于并州长于并州,对并州诸事皆熟,各位查案有需要帮助的随时来找我。”

陈九曜拱手:“先谢过秦姑娘了。”

众人和她作别后便往临时赁来的宅院走。

萧云山翻了翻手中的征兵册,皱眉道:“这么看来并州刺史倒是个正派的,主要的责任应在当地豪强上,这兵册上的人要好好查查了。”

陈九曜轻轻摇头:“不可只听信一面之词,我们还需查证。”

顾缘君有些不确定,但还是开口将自己的想法说出:“从未谋面,言谈间他却似清楚我们每一个人是谁,说明有花心思探听过;情商极高,可以轻易获得别人好感,至少是个眼明心亮的聪明人,并非毫无攻击性……但也不能凭此就给别人安上罪名,也许是我多心了。”

楚定音和陈九曜对视一眼:“未必是多心。”

这事急不来。

五谷者万民之命,还是先祭五脏庙罢。

一行人回家前先去了集市采买食材。

先到铜铺买了个可放置炭火的广口铜锅,再找街边摊贩买来新鲜的羊后腿肉、又顺路进了糟坊买了麻酱、腐乳和韭花酱,再配齐白菜萝卜豆腐之类的菜蔬。

一行四人手上都拎满了东西,在这寒冬中手都冻得僵直,终于望见了家门。

当院门合上的一瞬众人如释重负,东西还没放下,心先松快下来,不自觉间挂上了安心畅意的笑容。

萧云山高声的呼喊传入室内:“乘风,我们回来了!今晚吃你最爱的羊肉暖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