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帝妃 >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建宁十年,四月初,太子奉圣旨,兼巡抚钦差职,前往湖州巡视灾情,令户部,工部协同出行。

南城门前,车驾并列,已待出发。

太子披着一件墨色披风,和工部侍郎一边议事,一边匆匆走来,

凤龄上前:“殿下,可以出发了。”

太子道:“车马都检查过了吗?”

凤龄答是。

太子颔首:“好”

凤龄屈膝:“此番路途遥远,殿下一路顺风。”

太子拢紧披风,望了望远方碧空如洗的天,又回头看了她一眼。

转身上了马车:“走了。”

车驾与宫门相背,越走越远,一直远到看不清。

凤龄立在原地,迎着风,面色沉重。

对不住,太子殿下。

算我欠你的。

为了景砚,我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

赈灾的车队走到彭城时,一场大雨后,接二连三的有十几辆马车轮毂断裂,不能再前行。

车夫急忙来禀告此事,太子心存疑窦,亲自下来查看。

车轮陷落在淤泥里,不止轮毂,车轮上也有很多裂缝。

太子脸色沉重,内廷制造的东西不可能这么不禁用,绝对是被人动了手脚。

他问车夫:“这是什么情况?”

车夫用手摸了一把:“像是木头被腐蚀了,一路上风吹雨打,这些车轮,车轴,还有轮毂都开了缝。”

太子又道:“可有什么办法修补吗?至少要撑到湖州。”

车夫便道:“用些黏胶糊一糊,再用布条麻绳勒紧了,还能走一阵子,但是到底能撑到什么时候就不知道了。”

太子沉着脸:“先这样吧。”

他心里隐约有种不安的感觉。

正沉思着,前面又有人着急忙慌的跑着来报:“殿下,您快去看看,有几十车大米里都被掺了沙子。”

太子大惊,快步向前走:“怎么回事?”

粮箱一个接一个的打开,大概一多半都被掺上了沙子。

太子狠狠一掌拍在木箱上,只恨自己出发时没再多看一眼。

他强忍怒火,叫来随行的工部郎中:“这样的东西,送去湖州是绝对不行,你带人去附近,看看有没有什么村庄农户,发动这些人来,再把随行的官员都算上,起码要一二百人,赶紧筛沙滤米,那些农户,按市价的两倍给他们算工钱,连夜赶工的,按三倍结算,总之务必要快,越快越好!”

工部的人领命,连忙去周围寻找农户村民,又因连日大雨,天气严寒,赈灾的车队被滞留在此。

太子重修马车,亲自带领随行官员一同筛沙滤米,待大雨过后再次出发,因车马不便,行速减慢,一路上几乎是日夜不停,无比艰辛的将赈灾粮食送往湖州,也还是比原定时间迟了二十多日。

而到达湖州时,却发现溪县知府已经在他之前送来了官府存粮。

不止如此,在他人还没到的时候,湖州当地竟已经流传起编排他的歌谣。

天家儿,人上人,朱门绮户酒肉林!

踩人命,踏白骨,坐享膏粮黄金屋!

太子的心情比脸色更阴霾,他这一路的舟车劳顿,殚精竭虑,简直像个被人玩弄的笑话!

他来时真的只是想要认认真真为湖州做些事情,为流离失所的百姓谋个出路。

没想到连这也要卷入朝堂斗争中,他先前不曾设防,以至于让自己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

太子沉重叹了口气,抬头望天。

人还是不能太天真,朝堂上处处是危机,稍微掉以轻心,马上迎来的就是重击。

但阴谋诡计只能占一时上风,绝不是长存之法!

*

待前方赈灾情况传回朝廷时,经元宁公主暗中运作,言官弹劾太子治水不力,延误灾情的折子已经如雪片般飞往内阁。

圣上如此看重湖州水患,命太子亲自前往赈灾安置,结果太子延误路程,办事不力,若非溪县府衙先见之明,朝廷恐将失信于民,酿成大祸。

太子作为特派的巡抚钦差,自然是首当其冲要问责。

两月后,待太子处理完流民安置事宜,回京叙职时,御史们上奏的折子已堆积如山。

太子心里清楚这次是被人摆了一道,而且必有尚宫局的手笔在。

此番他出行起居的一应事宜都是尚宫局安排的,他不信崔凤龄不知情。

但是赈灾粮他已经如数送往湖州,灾民安置也基本得到解决,一部分年轻力壮的迁移到附近州郡,不愿背井离乡的就由官府提供用工,比如官府码头和桥梁修建等工程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而年老体弱实在无法解决的,便暂居安置窝棚内,由官府放粮供养,被洪水淹过的土地和房屋也开始动工清理,预计经过一到两年的休养生息,受灾地区可以恢复到原先的生产生活。

圣上不是那么没眼见的人,太子相信只要他如实禀报,母亲总该明白他是被人陷害的。

至于害他的是谁,母亲恐怕比他还清楚。

回宫后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太极殿面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