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渣受手撕剧本[快穿] > 第22章 古代女装骗婚真少爷22

第22章 古代女装骗婚真少爷2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半个下午,秦宗树几次进出书房,给祝烛添热水和送亲手做的小点心外,没有打扰祝烛。

秦宗树一边炮制带回的狼皮,一边翻着他从陈六爷书房抄录下来的《药经》看,他隐约记得《药经》中有几种草药能辅助将狼皮炮制得更软、更无异味儿。

跟着陈进岩学医后,秦宗树打猎时也不忘采药,尤其是一些滋补效用的草药。

听到敲门声,秦宗树放下手中的《药经》,来前院开门。

“周婶?您来了,有什么事情吗?”秦宗树一边问,一边请周婶到堂屋说话。

“晌午那会儿我看到炊烟,就猜是你从山里回来了,都还好吧?”周婶说着,将手里提着一坛自己酿米酒递给秦宗树,“天冷了,暖暖再喝。”

今年风调雨顺,周家的日子不难过,还有余粮酿酒。

“好,您坐,”秦宗树将人带到堂屋里,又去厨房放了酒坛,再将自己做的枣糕取来招待周婶。

“您尝尝我做的糕点,”秦宗树今日来不及去县城,家里的点心告罄,他尝试着自己做,很舍得放糖放料,味道尚可。

“哟,大郞还自己做点心呢,真不错,”周婶打趣着,拿起一块尝了一口,确实好吃,心里少不得要羡慕祝烛好命。

谁家会下厨会做点心的不是家里的婆娘,秦宗树会打猎赚钱,还肯下厨做家务,人看着冷,但对家人朋友一贯掏心掏肺地好。

“小苗小朵和你夫郎还在村学吗?”周婶这算是明知故问,村里人谁不知道秦宗树一人,供着家里三人去村学识字读书。

“我夫郎在家温书,小苗小朵再一个时辰就能下学,我晚点儿去接他们,”秦宗树提起祝烛和弟弟妹妹,面色更和煦了。

他看着周婶再次询问,“您找我有什么事吗?直说便是。”

这半年祝烛领着秦宗苗秦宗朵在村学上课,中午那顿固定在陈六爷家吃,秦宗树没进山,也会到陈六爷家里学医和帮忙。

秦宗树进山了,祝烛三人就干脆不回家,吃喝睡都在陈六爷家解决。

如此一来,秦家同周家的往来就明显少了。

秦宗树不用周婶经常帮忙看孩子了,往周家送猎物的次数就只维持在正常交情的范围内。

什么都没帮上秦家,每个月就能收到两三回猎物,谁不羡慕周婶同秦家的交情呢。

周婶还算明白秦宗树的脾性,斟酌几许,开口道:“是这样的,阿华上回从县里回来,你已经进山了,他想问你什么时候再进山,他想跟你一起去。”

周婶的丈夫病逝后,她靠着两亩地独自抚养两个儿子长大,相当不易,秦家就是在那个时期对周婶一家多有帮衬。

周婶的小儿子有次病得极为严重,当时陈六爷还没回村养老,是秦宗树的父亲连夜将人送到县城,寻医问药,出钱出力,救下命来。

后来秦宗树的父亲意外去世,秦家的急转而下,周家的日子却早就不难过了。

周婶的两个儿子长成,长子留在陈溪村种地为生,小儿子在县城一木匠家里打杂工。

过去那些年,周婶经常帮秦家看孩子,总能收到秦宗树送来的猎物和看顾费。

秦宗树讶异又疑惑,偏头看着周婶,如实相告,“我今年不会再进山了。阿华在县里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这几日的天空阴沉沉的,随时能下雨下雪,进山打猎最怕这样的天气。这个时还没休眠的野兽也格外凶猛,即便是秦宗树也不敢托大。

更别说是带一个此前完全没狩猎经验的人一起进山,这不是冒险,是把自己和他人的脑袋别裤腰带上的作死行为。

“阿华看上一个木匠家隔壁杂货铺的小姑娘,她家里聘金要得高,”周婶看重长子,对小儿子的关爱也不少,不然也不会把他弄到县里打杂工、学手艺。

秦宗树对周婶的来意已然明了,再问道:“她家里要求多少聘金?”

“十两聘金,”周婶面色悻悻地说,十两银子对秦宗树来说不算多,可对周家来说就是掏空一家人的全部积蓄。

“那小姑娘家里有个在县学读书的兄长,人也标致,她同你夫郎不一样,是货真价实的……”周婶闭嘴,她不提起祝烛还好,一提起祝烛,这既视感不要太强。

当初媒婆阮玉姨给秦宗树介绍林家林珠时,就是这般说辞。谁能想到女郎竟是儿郎呢!

就是现在秦宗树和祝烛结契而居了,也改变不了秦宗树当初差点儿被骗婚骗财的事实。

祝烛来秦家半年多的现在,周婶对祝烛的观感依旧复杂难言。

若非当初林家要求的聘金太高,她还想请阮玉婆给她家周华和林珠相看说亲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