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一进来,就听见你们说话的声了,今天不来吃真是可惜了,我阿爸昨晚就开始做了扣肉和炖鸡。阿爸,这盘菜好了。”
杨秋阿爸和夏淼打个招呼,端着盘子出去了,夏淼笑了笑:
“哪里会不来呢?你都说了那么多次,没吃过你做的菜,待会我要好好尝尝。”
夏淼也去帮忙端菜,汉子们帮忙把聘礼抬进堂屋,有的帮忙烧火劈柴,两桌上的菜都快上齐了,满满当当,冷菜热菜,看着十分像样。外人不知道内里,夏淼却清楚得很,这些都是秋哥用自己收药的钱置办的。
两家人都坐下了,杨秋的阿父看了看便让张栋子去外面点爆竹。
爆竹噼里啪啦一阵响,就能吃了!
这桌上油水多,大家吃得都极香,他们还买了米酒,张栋子站起身来挨个给人敬酒,两桌子的热闹。
这下了聘,张栋子再怎么来,村里都没什么闲话再说了,过了年,杨秋就要嫁去草凹村了。
夏淼瞧见杨秋的阿父和阿爸都红了眼睛,他也默默地喝了一口米酒,被辣得直眯眼。周云飞原本在听张栋子他们讲话,此刻却伸过手来,把他手上的米酒拿来一口喝了。
这样好的日子,夏淼有些想念他的阿爸和大哥们了。
不过他看了看放下酒杯的云飞哥,笑了笑。
能和云飞哥成婚,真是太好了。
……
秋日渐短,周家的新房石头地基全打好了,青砖一块块地垒了起来,周云飞找了张栋子和另外几个汉子,去山上狠狠干了半个月,总算是把盖房要用的木头全都拉了下来。他们买的青砖还不够,期间还去多买了些,银钱便像流水花了出去。
好在李邱他们来了一回,要把些药材送到省城,夏淼就取了杨秋和张家的人参一块,到省城去把人参换了钱,果然像他想的那般,百年的老参换了二百两银子,两个圆鼓鼓的银元宝,他都不敢带在身上,一直叫云飞哥拿着。
有了这银元宝,他们也不怕起新屋有多花钱了,材料都是尽量好的多的。过了中秋,每日在寒霜中起来,只要望望边上的那圈新屋,一家人都觉得有干劲,不管多苦多累,都值了。
秋日除了要在田地里补种上菜,还要将之前的菜都洗净晒干或蒸熟弄成干,一袋子一袋子地收起来,纵使冬天吃不了那么多,也不能浪费了。还有家里的被褥也要趁着有太阳给洗干净晒好了,就怕秋雨一下,直接入冬了。
全家人忙了好几天,这些事才妥帖。
秋风也越来越冷,那塘里的鱼和藕,也该收了。张栋子头几天就开始去杨秋家帮忙干这活,他们干得慢些,主要是怕冷水里浸久了得痹病,秋哥儿不就是那年收藕给弄伤了么?因此到了周家收藕的那一天,夏淼和石彬都来了,只留了外阿婆在家给郭稻他们做饭吃。
早上从田埂上过去,两条裤腿便被露水打湿了,太阳刚刚照着,池塘里就有人了。没人的野塘也有些野物,鱼虾之类的,大家都可以捞,因此也有汉子、夫郎在冬天之前来这儿捞鱼弄虾。他们家的鱼塘昨天下午就开了小小的口子,开始放水,现在看起来才刚刚放干,露出淤泥和干枯歪倒的荷叶、荷叶杆。
夏淼已经好多天没吃到鱼了,大家都忙,根本没时间去弄这些野物,他一眼就瞧见了有鱼在淤泥和没放干的水坑里扭:
“有鱼!好大一条!快看,在那——”
周云飞也瞧见了,他将裤腿都挽起来,用草绳扎紧,直接下了水。夏淼也跟着下来了,被滑而冰凉的淤泥弄得全身一激灵,不过他很快就被脚下水坑里翻腾的鱼虾吸引了:
“快快快,小彬,你拿桶来,我扔上去!”
有些只是巴掌大小的鱼,但足以让夏淼兴奋。他甩到田埂上,石彬就眼疾手快过来捡,旁边的虎子急得嘤嘤叫,夏淼一乐,干脆挑了条鱼,在水坑里涮了涮,扔到岸上给它吃。
周云飞见他捡得开心,就把腰间的尖锄头解下,从叶梗下面开始摸和挖,他从未挖过藕,昨晚还找张栋子问了问,摸到一根小孩手臂粗细的莲藕,仔细地将淤泥刨开,再用力拉出来。
一节一节莲藕,稍微水洗之后,就露出了白色。
夏淼原本在捡鱼虾,此刻也看到了那莲藕:
“好大的藕啊!云飞哥!我们今日可以煮藕汤喝了!”
正说着话,夏淼就感觉脚边有东西贴着滑走,他赶紧低头一看,是一条特别大的草鱼!他连忙弯腰去抓,堪堪抓住那大鱼的尾巴,全身却止不住地后仰,一屁股坐到了淤泥里,但他没松手,反而快快地往上抱住了那条大草鱼。
等夏淼反应过来,他全身都沾满了淤泥,怀里的大草鱼还在甩动着尾巴,将泥巴甩到他的脸上,周云飞本来想过来扶他,但走了两步就赶不上了,这淤泥不好走,只好站在原地无奈地看他摔下去。
站在田埂上的石彬,倒是没注意师父满身泥水,他高兴地嚷:
“好大的草鱼!”
夏淼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这草鱼他掂量着得有个十多斤甚至二十斤了。周云飞笑了笑:
“小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