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陆颂诗还是找到了刺激女主发病,让她精神不安定从而自杀的因素——
女主的好友,吴否。
司机刘明珠头一次听说小姑娘还有其他的朋友,毕竟这些天来没见小姑娘与其他人出去玩。考虑到小姑娘忙着打工存钱可能忽略经营人际关系,刘明珠便没有多问。
现在陆颂诗主动提起,刘明珠才知道,原来自家小姑娘有好朋友。
也对也对,都是年纪轻轻小少年,哪儿能真的孤身一人?
“你提到这个朋友是……?”刘明珠试探着问,“看娃儿心情不好,叫她朋友来安慰她?打友情牌?”
陆颂诗摇头。
他现在提起这个好友,可不是什么好事。
“刘姐,这个吴否他……”
先前陆颂诗翻阅原著概括时,发现女主的死亡原因被轻飘飘一笔带过。
【一场罕见的大雨降临了这片内陆土地,狂风吹垮街边树木。
待乌云散尽,日光洒落,晨练的老者才发现灌木丛中僵硬的尸体。】
以上就是女主死亡时的描写,这其中并没有提及女主具体死亡原因,陆颂诗甚至不知道女主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
而翻阅原著的时候,陆颂诗惊奇发现,关于主角死亡这件事,在原著中同样也是含糊其辞,未曾用明确的语言说出真相。
原先陆颂诗猜测女主之死,应当与洛家人脱不开关系。如果搞个排名,叫“这个世界上谁最想让女主死去”,名列前茅的一定是洛家人。
可这些日陆颂诗严密监视洛家,他们根本没有途径接近女主。
而女主的好友不同。
就在刚才,陆颂诗查到女主手机上有一通主动挂断的电话号码,通电时长5分钟,来电时间正好在女主自杀时间前6分钟。
电话另一边是虚拟号码,理论上来说难以查找归属地,但这对掌握着系统1fc所有权限的陆颂诗并非难事。
他花了2秒钟,发现来电者是女主的好友。
在电话挂断之后女主就选择了自杀,很难说这其中没有关联。
仔细想想,原著中也是这样,女主自从被洛家人囚禁起来,强制掌控她所有社交帐号后,和女主关系较为亲密的一些人都尝试寻找女主。
先不论结果如何,但至少他们都隐隐约约察觉女主处境堪忧,尝试联系上女主帮助女主。
但女主唯一的同龄好友,在女主失联期间没有一次试着找到她——分明女主无数次跟他说过,如果哪一天自己联系不上,一定是出了意外,请一定一定要尽快报警。
反正,自从女主高考前一天被人渣强/暴后,女主的这个朋友便彻底消失在原著剧情中,哪怕女主死后身为灵魂体,也没有去看看自己唯一的好友。
显而易见,一定是发生了什么。
可惜没有通话录音,陆颂诗只能暗暗猜测他们两人的谈话内容。
能刺激女主自杀的,一定不是普通的事件……啧,也不一定,抑郁症患者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可能一阵风都会吹走他们继续生活的意志。
不过既然已经确定了嫌疑人,下一步,当然是给人带回来。
有事情——找警察!
陆颂诗果断拨打警察电话,说有人教唆重度抑郁症患者自杀,而且貌似还有新闻媒体知道这件事情,正在加班加点赶报告。哦对了,这个抑郁症患者还是高考状元。
一套组合拳下来,警察霎时间对这孩子起了无限怜爱,查案效率飞快。
但事情不会如此顺利。在警察进行调查时,某个警察突然道:“是洛家那个女儿?”
“洛家那个女儿”,这个身份恍若魔咒。方才还对女主充满怜爱之心的警察如同被控制一般,纷纷开始推拒:“洛家啊,他们家那个女儿撒谎成□□欺负人来着……”
尽管话语没有任何佐证,但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就是这样的,在女主真切的死亡之前,女主不会得到任何人的忏悔。
因为要等发现女主死了,才能追悔莫及火葬场,意识到自己以前分明有无数机会拯救女主,后悔地说出“我当初为什么不能再多相信她一点”
因为要达成诸如此类的情节,女主就必须受委屈XD
“这种火葬场大概叫后悔流火葬场吧。”挂断电话,陆颂诗如是说。
“什么?”司机刘明珠没听清。
陆颂诗摇摇头,开始思考自己该怎么将吴否带过来。
警察在这个小说世界中不是女主的助力,反而是帮助压迫女主的帮凶,不可信。
小说世界的人受到世界意志的影响,很难有自主意识,会下意识将作者的安排当作自己心里的想法。
因为作者排斥女主,所以其他人也会不约而同排斥女主。
要不是作者为了体验女主辛苦打工的艰辛,怕是连饭店老板都不会给女主提供这一份工作。
陆颂诗本身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所以不受小说世界的约束,司机刘明珠受陆颂诗影响,也保留了正常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