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这位世界闻名的小提琴家,都情不自禁为少女的街头表演而惊艳驻足。
在弗雷德的极力劝说之下,少女跟随他去往了德国,成为了弗雷德的门下学徒。
事实证明,王玉璇的确是他最骄傲的弟子。
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就囊括了无数个以她这个年龄,本无可能获得的奖项。
“琴弦上的少女”,各大媒体纷纷这么称呼她。
三年后,已经十九岁的王玉璇,宣布嫁给了自己的恩师弗雷德。
一时间,音乐界震动。
国外的风气,向来比较开放,对于师徒的结合,他们早已见怪不怪,真正让他们惊叹不已的,是两人的年龄差距——
彼时,弗雷德已经六十岁了。
然而,好景不长,婚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弗雷德就因病去世了。
除了捐给慈善事业的部分,他几乎将自己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王玉璇。
弗雷德死后的第五个月,众人还在感叹这段露水情缘的曲折唏嘘,王玉璇就火速嫁给了弗雷德唯一的儿子。
音乐界再次震动。
这一次,饶是风气如此开放的国外,各大媒体也纷纷开始谴责王玉璇的做法。
他们不再叫她“琴弦上的少女”,反而将她形容成了一个无情无义的婊子,甚至国内的媒体,也逐渐开始关注这件事。
在痛斥王玉璇私人作风不检点的同时,他们还认为,王玉璇当初选择出国的行为,对于辛苦抚育她的养父母来说,是一种忘恩负义。
面对流言蜚语,事件的主人公,却显得格外淡定,每天吃饭、遛狗、修剪花枝,享受奢侈生活,过得十分惬意。
两年后,事件已经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王玉璇却在这个时候,选择和弗雷德的独子离婚。
她将弗雷德当初留下的大部分财富,都转给了已经离婚的前夫,只留下了一小部分给自己。
即便只有这样的一小部分,也足以保障她后半辈子衣食无忧。
此时,她又做出了一个让众人惊讶的举动——
她带着这些财富,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华国。
回国后,她虽然只有二十出头,对于小提琴演奏事业来说,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年纪,但她好像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天赋,在南方买了一个小别墅,雇了几个仆人,提前进入了养老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次,她真正地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从前的那些辉煌和波澜,似乎都不再与她有关。
事实上,寇栾能够这么详细地浏览到她的生平,完全是因为几分钟前,新闻弹出了她的死讯。
王玉璇被仆人发现死在家里,终年四十九岁。
据小道消息称,她死时,嘴角居然挂着微笑,面目安详。
信息爆炸的时代,流媒体的传播,能够拉开差距的唯一要素,无疑就是速度。
因此,王玉璇的死讯一经传出,各大媒体就争相开始制作她的生平介绍,抢占热门的地盘。
寇栾正在浏览的这篇文章,就是他在某个搜索引擎打出“王玉璇”的名字之后,通过大数据计算出现的第一则新闻。
他并没有被文章里那些煽动性极强的文字所影响,而是开始仔细地分析里面的真实信息。
王玉璇的小提琴演奏背景,足以说明她为什么会选择《音乐》这个科目,也勉强可以解释,她为什么能够回答出主场以及加场考试的问题,却依旧无法说明,她为什么可以帮助朱凡敏,回答出有关《化学》的问题。
至于文章里提到的弗雷德,很有可能就是萝萌萌口中的那个老头SSR,至少从年龄来说,是完全对得上的。
如果寇栾的猜测正确,那么每个“王”抽到的SSR,应该都是和他自身相关的人物。
在这之前,寇栾一直以为,SSR虽然和“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应该不是现实世界里,存在的人物——
狡黎、叶谧和伊牧川,都明显符合这个特征。
然而,弗雷德却是在现实世界里,活生生存在过的人。
难道是因为,他已经死了?
寇栾暗自猜测道。
样本太少,他暂时无法得出结论,但只要他参与的游戏足够多,他总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除此之外,如果把演员当成是一项艺术事业,他或许勉强可以和王玉璇,算在同一个行业里。
可是,除了童年时的孤儿院经历,他完全看不出任何可以让自己和她扯得上关系的地方,甚至就连艺术行业本身,他们都从未处在同一个时代里。
简单点说,就是两个字——
不熟。
既然如此,王玉璇到底为什么会在死前,说出“你就是我,我在帮你解脱”这句话?
她又为什么会在第一晚的时候,首先选中了他自己?
接连翻了好几篇报道,寇栾都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甚至第一篇报道的内容,已经是他看到的最全面的一则。
大数据果然很靠谱啊。
寇栾不合时宜地冒出了这个想法。
又浏览了几条或重复或无用的信息,他将手机锁屏,扔到了一旁。
人都已经死了,看来这几个疑问,他注定得不到答案了。
寇栾缓慢地阖上眼睛——
还是先休息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