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祥瑞的预言为真,是否意味着哪怕朕现在下诏二废太子,朕的诸多儿子里也会有人在这个月内抱出一个肥肥胖胖的优秀皇孙?
康熙再次陷入迟疑。
他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在这件事上,他不得不迷信。
毕竟——
大清江山的未来很可能就是他的一念间。
……
……
阳春三月,枯树冒出嫩芽,经过一个月的深思熟虑的康熙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将他所有已经成年的儿子们召集起来,询问各自后院的子孙情况。
皇子们其实也都知道皇阿玛是因为至今没法做出决断才二立太子,内心深处并无传位太子胤礽之意,如今皇阿玛亲自询问各家子孙的情况,纷纷将自家儿子中最优秀的几个提出来一通猛夸,什么三岁识字、五岁作诗、过目不忘、天生神力……
天花乱坠的吹嘘听得康熙眉头紧皱,冷不防看向始终在兄弟间保持沉默的胤禛:“老四,朕记得你膝下如今有了两个儿子。”
“回皇阿玛的话,儿子目前有弘时和弘昼两个儿子,弘时今年满九岁,弘昼去年十一月出生。”
“才出生的孩子自然不必多问,倒是那弘时——学业情况如何?”
康熙眯眼问胤禛。
胤禛苦笑道:“谢皇阿玛关爱,可惜弘时并非可造之材,不论是背书还是骑射或是西洋学问,全都……”
“你给弘时请了西洋老师?”
康熙诧异。
胤禛道:“皇阿玛时常教诲我们,西洋人的东西虽是奇巧淫技,却也不能小觑,何况西洋人的几何算数题目确实益智。”
“那他学得怎么样?”
“学得……”
胤禛羞愧地低下头。
其余阿哥们见状,纷纷向康熙禀告自家跟随西洋传教士学习几何算数的聪慧情况,试图以此获得皇阿玛更多的青睐。
然而——
因为祥瑞的预言,康熙根本不会考虑从已出生的九十多名皇孙中选择大清继承人,向皇子们询问皇孙的学问情况不过是个幌子,目的是——
“……除去这些已经在玉牒上的,你们后院可还有希望再添新皇孙?”
“这——”
阿哥们齐齐哑火。
胤禛却抬起头,道:“回皇阿玛的话,儿子后院年氏前些日子已经确诊有孕。”
“哦?什么时候的事?孩子如今几个月了?”
康熙不动声色。
胤禛道:“回皇阿玛,年氏的身孕是上个月底确定的,医生说不出意外的话十月左右能够生育,只是不知生下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年氏出生名门,有大家风范,父兄也是聪慧之人,若是她的孩子,必定不论男女都聪慧胜弘时百倍,老四可以不必再担心继承人的事情了。”
康熙故作淡漠,仿佛谈论的只是雍亲王的爵位继承而非大清江山的未来。
胤禛素来谨慎内敛,听出皇阿玛话中有话,却不敢胡思乱想,闻言,躬身行礼道:“谢皇阿玛吉言,儿子也希望年氏能够为儿子再生一名阿哥。”
“自古多子多福,皇家更是如此……只有子孙个个才华出众,大清江山才能长治久安。”
康熙严肃地看着儿子们:“这番话朕是对老四说的,也是对你们所有人说的!朕希望你们能够管住自己,多给朕生一些聪明又健康的皇孙,而不是成天贪多嚼不烂做那腌臜事!”
“儿子谨遵皇阿玛教诲!”
诸位阿哥们一起下跪聆听训斥。
康熙挥手,示意他们可以退下去了。
“嗻——”
……
皇子们陆续走出养心殿,随即按照各自的人际关系分成三五个小群体。
“皇阿玛方才那段话是什么意思?要多生聪明健康的皇孙,不要贪多嚼不烂?难不成——”
说到这里,有皇子忍不住偷瞄太子胤礽。
本就感到尴尬的胤礽觉察到注视,单手握拳,快步离开。
胤礽走后,阿哥们继续危险的讨论。
“皇阿玛一向高瞻远瞩,自然不可能说没有深意的话语,大清江山不只是传给皇子,还要传皇孙,自然得把皇孙也相看好。”
“也是……只是如此一来……”
“别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