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HP]未知的未来 > 第223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好梦蜡烛

第223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好梦蜡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事实证明,那三根好梦蜡烛每一根都是必要的。

用“提取”一词形容将记忆从大脑里拽出来的过程并不准确,因为被“提取”的记忆在被提取者的大脑中并没有消失,这一行为更接近于将记忆复制一份,拷贝到某种介质上。

泰勒走进密室中的小房间后的记忆的存在方式非常复杂,她在从对角巷回来后的那天,靠着安睡剂睡了足足三次觉,才终于在梦中找到了她需要的东西。

这段记忆复杂,是因为它在同一时间包含有三个视角的内容。泰勒在第一个好梦蜡烛带来的梦中重温了一遍汤姆·里德尔为她编造的梦境和之后他和她在脑海中的一系列对话;第二个梦是汤姆的视角,所见证的事情和第一个梦并无区别,但这一次的回忆视角不同,伴随着梦产生的情感也不同;第三个梦才是现实世界中,泰勒走进密室里隐藏的小房间后发生的事情。

泰勒真正想要看到的那一段回忆中包含了不少有用的信息,暗门后的小房间中存储着五六个封存了一段记忆的水晶球,和一个水池模样的配套记忆播放器。记忆水晶球和水池大体运作方式和冥想盆差不多,将水晶球放到水池正中间,输点魔力进去,一段记忆就会被投影到半空中。

当时的汤姆操控着泰勒看完了所有的记忆,内容都很简洁,休眠和唤醒蛇木魔杖的咒语的记忆占两个水晶球;藏在斯莱特林壁炉后的书房,以及其中的暗门位置在哪、如何开启、通向何处占一个水晶球——没错,那间书房里面居然还藏有密道,不过需要蛇木魔杖和蛇佬腔咒语的搭配才能开启,是以泰勒这三年来从来没有发现过它们的存在。

剩下的两个水晶球比较特殊,在一个水晶球中,萨拉查·斯莱特林详细地描述了三件死亡圣器的特征和识别方法,并在结尾时提到自己已经找到了三圣器中最玄妙的那个,也是对他来说最没用的那个;另一个则是一段遗言,萨拉查称他已经感受到了死亡的接近,所以他打算即刻启程去验证那个在他脑海中徘徊了十多年的猜想,如果验证成功的话,死亡或许便再也无法接近他。

猜想是什么?他又准备如何去验证?萨拉查没有在那间密室中留下相关的记忆,但结局已经明了,他没有成功。当泰勒被操控着打开那扇暗门,播放这些记忆,再将它们摧毁时,萨拉查已经离开了近千年,而“斯莱特林”这个姓氏也早已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传说。

虽然顺利得到了需要的信息,但连做了三个梦的泰勒并不开心,第二个梦中汤姆视角的回忆让她意识到了一些糟糕的事实。

在斯莱特林被排挤的四年中,泰勒从不将自己的经历和痛苦四处宣扬,所以格兰特夫妇对她这几年的处境不甚了解;赫敏几人知道她的处境,却看不到她在其中感受到的无助和绝望;而德拉科站得最近,他看得到所有,却都没经历过,也就永远无法真的理解。

没有人有过和她相似的经历,没有人能够和她感同身受,是以她的情绪无人体谅,她的努力无人肯定,她的精神无人支持。

而在这样漫长而无助的时光中,渐渐地,泰勒也不总是和自己站在一起了,她开始站在他人的视角观察自己、评判自己。这本是个寻找出路的法子,换个角度看问题总是没错的,但那时的泰勒太年轻,太没有经验,以至于她不单单换上了旁人的视角,更换去了他人的立场。

视角代表着如何看待问题,而立场代表着如何处理解决。而泰勒在尝试学习新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时候,错误地习得了站在自己的对立面的他人的立场。

旁人看不到她的情绪,不对此进行处理,那么她也不该去感受;在旁人眼中她的努力可笑又无用,他们不假思索地否定了它,那么她也应该放弃那些可笑而无用的尝试;旁人眼中她的坚持不过是可悲之人的自讨苦吃,于是在变了立场的她看来,自己也是可笑又可悲的。

然而即使一部分的自己在寻求帮助的路上“叛变”了,遭遇这一切的自我却无法以扮演他人角色的形式脱身。即使就连泰勒自己都不再去看了,情绪却仍源源不断地产生着,而后被丢弃到无人在意的角落;即使被认作毫无意义,一次又一次自救的尝试仍被绝望地策划,而后艰难地实行着;即使就连意识的主人都放弃了,她那摇摇欲坠的精神支柱仍然被看护着,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被修补着。

自我攻击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而出,本体的自我在恶性循环中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相同的尝试,承受着同样的痛苦;而被派出去寻找其他解法的那一部分自我,则因自认为看清了现状,认识到了本体的弱小,而变成了嫌贫爱富、恃强凌弱的叛徒,事不关己般地站在高台上,嘲笑着本体的弱小,忌惮着他人的强大,怨恨着不可分割的痛苦。

但所谓的叛徒真的是叛徒吗?自我本为一体,自己又如何能够真的背叛自己?“背叛”不过是无奈之下自我保护的产物,无法承受才隔离,无法表达才压抑,无法解决,才恐惧。

“背叛”的那部分自我不是放弃了自救,它只是遵循了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在看见真正的希望之前,先采取各种措施,以在节省能量的同时让自己好受一些。

但这些自我欺骗式的保护措施并不稳定,人类的精神何其敏感?越是逃避,便越是渴望面对;越是压抑,便越是渴望释放;越是隔离,便越是渴望打破。

泰勒在五年级打破过隔离,释放过情绪,面对过痛苦,但那些都如昙花一现般短暂,因为潜意识告诉她,现在仍然不安全,不是取消保护措施的合适时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