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平见符太后神色慽慽,满目都是绝望。握住符太后的手道:“母亲放心,天无绝人之路。我们还活着,有这口气在,我们一定可以找到活下去的办法。只是,出了开封,暂时我不打算回去。”
这话引起符太后侧目以对,“不回去我们去哪里?”
柴平在此时道:“请母亲助我一臂之力。”
是的,柴平想做的事情,不可能凭自己一个人能够做得好,做得到。她需要符太后相助。唯有她们母女同心,才能将事情做好。
符太后沉默了,到如今,她若不帮柴平,还有谁能帮柴平?
一路上不管再遇上多少人的行刺,柴平和符太后都不再有任何的波澜,人活着,她们会想尽办法继续活下去。想要她们死的人,不好意思,她们偏要活得好好的,纵然她们孤儿寡母,那也不是他们所能欺负的。
等到了柴荣的陵前。
柴荣是后周的第二任皇帝,他是从后周太|祖郭威手中接过皇帝位子。
郭威本来有子,被后汉皇帝所杀,也正是因为这一杀,杀得郭威起了反心,由此建立后周江山。柴荣是郭威之妻柴皇后的侄子,郭威甚是爱重皇后,爱屋及乌,连对柴荣也十分看重,最后更是将江山传到柴荣手中。
柴荣是一代能干的君王,原本的后周在他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国力军事都成为天下各诸侯的佼佼者。
可惜,英年早逝,柴荣的所有野心,所有的远大理想,都只能随他的逝去深埋于黄土之下。
自此,朝代更迭。
于乱世之中,没有足够的能力,天下江山就是一道夺命符。
到现在柴家剩下的只有柴平一人。
符太后在柴荣的皇陵前抹泪道:“陛下,我们只剩一个平儿了。愿您在天有灵一定保佑我们的平儿,让她平平安安的活下来。更愿她事事如意。”
是啊,事事如意。
柴平所图为何,符太后并不算太清楚,作为一个母亲,她无法完全探知柴平的心思,她唯一能够为柴平争取的只有一样,配合好。
柴平与柴荣叩首,再叩首。满脑子想到的都是当年的柴平将她抱在怀里,教她读书写字,给她讲治国道理,哄她时的场景。
以及在最后,柴荣告诉柴平,以后的路不好走,柴平得变得强大,足够的强,才有可能在未来立足。
事实证明柴荣是对的。
而柴平在当年向柴荣讨要的护身立命根本,也证明柴平当年做对了。
可是,柴平总忘不了柴荣在当年最后看她的眼神所透露的含义。
是惋惜,是欢喜?亦或者更多是遗憾。
但过去太久,久得让柴平几乎都要忘记了那些,可是柴平知道,如今这天下还好,来日如果真像弹幕说的那样,由赵光义继位,这天下江山必将再起风云。她如今也算是把赵光义得罪透了。
本来因为太弟的事情,加上家仇,柴平想方设法要把赵光义拉下马,以坏赵光义的名声。可惜,赵光义已然成势。现如今的大宋除了赵匡胤,再没有一个人能压得住他。
然而赵匡胤和赵光义之间纠葛太深,赵匡胤是不敢轻易和赵光义真正撕破脸。毕竟兄弟相争的后果,极有可能会让大宋内乱起。这可比外面的矛盾更能让大宋灭亡。
赵匡胤不蠢,断不可能自毁大好江山。
试用过法子证明行不通,柴平万万不能在一颗树上吊死。
赵光义上位的可能性太大,按弹幕所透露的意思,赵匡胤剩下的时间并不多。既然不多,柴平知道纵然赵匡胤不愿意将皇位传给赵光义,怕是也由不得他。
有野心的赵光义必然得想办法解决他的敌人,死死的捏住未来太弟的位子。
实在不行,依赵光义在大宋朝的影响,未必不能往前走一步。连花蕊夫人都能杀的人,难道不能杀别人?
柴平既然试过了,确定很多事不合适,如此,她便需要为自己寻一条后路。
“接下来你要怎么做?”祭奠之后,符太后握住柴平的手,纵然千般万般不舍,她依然得问柴平,问清楚才能配合好柴平。
柴平昂起头道:“望母亲保重。无论旁人有多少流言蜚语叫您伤心,希望您记住,我会为我们的将来争一个好前程,我们的命运得由我们自己掌握。哥哥弟弟们的结局绝不是我们的。”
符太后泪眼婆娑,哽咽的道:“好。”
几日后,宫中传回一个消息,柴平郡主被刺客掳走,生死未卜。
符太后,符太后急得都病了,如今正急忙往开封府赶,希望陛下派人前去营救柴平郡主。
听闻此消息,第一个坐不住的是赵德林,随之是赵匡胤立刻追问:“谁人如此大胆,竟然敢掳走柴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