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 > 第17章 召见

第17章 召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凡大宋没有出了那么多能干的文臣武将,没有那么多的人前扑后继的想要守卫这个天下,这个家国,都不会让后世的人那样意难平。

柴平也从中得知,她能看到的弹幕,因为有人在给她直播。

其实柴平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情况,偶尔她的眼前里不仅会浮现这些所谓的弹幕,脑子也会一闪而过某些记忆,也不知道是不是上辈子投胎时孟婆汤没有喝够,记忆断断续续,但那些记忆对柴平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比如练武,比如读书,比如该自强自立,比如永远不要将希望寄托在任何人的身上,比如,想要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让自己任人摆布,她得有底气。

而她的底气嘛,并非现在才开始。

当年,在她尚且年幼的时候,她已然知道后周在她的父亲柴荣去世之后,必将为大宋所取代,是以,她在当年已然向柴荣恳求,给她留一份底牌。

这件事没有任何人知晓,其中包括符太后。

多年前柴平没有让符太后知道,如今也不会。

夜深人静之时,柴平的房里会无声无息的出现一批人,他们会把每日的情况禀于柴平。柴平今日仅问:“南汉那边的情况如何?”

对面那么一个蒙面的黑衣人一五一十的答道:“按郡主吩咐,我们已经秘密和南汉的旧臣联系上,他们的财富都将落在我们的手里。郡主,我们并不缺钱,更不缺粮。”

总有人对柴平的决定生出不解,明明柴平什么都不缺,但一直没有停下对那些权贵的掠夺,虽然柴平做的事对于各地的权贵来说,他们其实该是合作的关系。

“那你觉得谁缺?”柴平的盘算没有办法同他们解释,解释得越多,他们未必愿意做好。她要防的永远是一个万一,倘若将来有一天,赵光义上位,依弹幕所呈现的结果无一不在告诉她,未来的大宋一定不会好。

不好,当如何?

柴平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一但大宋不再是现在这样看似平和的局面,她该如何?

本来柴平觉得,或许团结不喜于赵光义的力量能够将赵光义拉下马,坏他的名声,离间他身边的人。

可是,再离间又怎么样,赵光义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

赵匡胤才是赵光义能够一直稳稳当当手握大权的根本所在。

毁掉赵光义在赵匡胤眼里等同于毁掉他,否则就赵光义企图杀花蕊夫人一事,赵匡胤便不该再容赵光义。

所以,对付赵光义,但凡赵匡胤不愿意,他们再怎么谋算都没有用。

由此,一个想法在柴平心里生了根,发了芽,但柴平暂时无法确定的是,她到底应不应该去做。

但是,哪怕没有在最后做下决定,柴平依然得去做另一件事,比如为天下,也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有粮,有钱,当有人需要的时候我们拿得出来,能为天下人解燃眉之急,这就是我一直没有放弃赚钱攒粮的理由,你可满意?”柴平借由柴荣给她留下的人,甚至是财富,一点经营,一点点的集聚更多的人,只有一个目标,让这些人为她所用。她也会尽所能的为这些人改变命运,让他们在将来,可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对方一顿,最终没有再问。

“郡主要助大宋一臂之力吗?”一件事说完,还有另一件事。

比如大宋进攻南汉,这时候他们可以相助吗?

柴平道:“该安排的人我已经安排。”

剩下的话不是对面这位该问的。

什么样的人是柴平安排的,柴平有数即可,并不需要细说。

对面的黑衣人也明白,话至于此,他该告退了。

可是,可是,柴平在不紧不慢的安排自己的路。第二日,失了宫中大权的杜太后突然让人请符太后和柴平进宫。

柴平想了想,嗯,是好些日子没有跟杜太后论道论道了,杜太后能够按捺住事情都过去一个多月才来寻她们母女的麻烦,也真是忍得辛苦,不容易。

符太后心里七上八下,一眼瞥过柴平叮嘱的道:“见了太后不许乱说话。你毕竟和三皇子有婚约在身,三皇子多年来对你呵护备至,不看僧面你也该看看佛面。如今这天下毕竟是大宋的天下,不是后周了。我这个太后的身份是他们给的,但我毕竟不是真正的太后。”

对上这句话,弹幕飘出一行字:〖柴郡主,努个力让你娘成为真正的太后呗。反正女帝又不是没有。真让赵光义上位,想到他的骚操作,再想想他的后代。真,扶个傻子上位都比他家的后代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