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郎君,给你家娘子买支朱钗吧,你家娘子打扮得好生素净。”兜卖朱钗的大娘看着谢世卿小心护着宋亦慈,一手拿着金色牡丹钗在那吆喝,“我家才做的新品,好看得嘞。”
“还没成婚呐,还是未婚妻。”谢世卿看了眼大娘手里的朱钗,配色大胆做工精致,只是太过俗气,和宋亦慈不太相衬,“有没有淡雅点的样式,我家娘子喜欢淡雅些的。”
宋亦慈却绕过谢世卿直接接过金色牡丹钗,牡丹钗身也有一条和锋针一般的划痕。
名家做器物总会留下自己独特的印记,之前她还以为锋针上的痕迹是使用中不小心磨损导致。
“我很喜欢这个,大娘这是你做的。”
卖珠钗大娘笑道:“我就说你们郎君哪里懂女子家钗环朱佩,这可是时下最流行的款式,我哪里会做这个,这是我们村里能人做的,她做的珠钗卖得最好最快。”
卖珠钗大娘还拿出几支花红柳绿的钗环来给宋亦慈选择,“这些也是那位大师做的,娘子可还喜欢。”
宋亦慈接过钗环细细查验,果然钗身都有一道痕迹:“这些我都很喜欢。”
卖珠钗大娘堆着笑意:“喜欢就好,喜欢就好,那我给娘子都包上。”
“这珠钗大师手艺着实不错,我心中有些想做的款式不知道能不能找她定做。”
谢世卿熟练地接过钗环,大娘拿到银钱笑开花:“这大师就住在我们竹溪村东边,只是她这几日应当去祭拜她亡夫了,往年都要乞巧节后再回来。”
宋亦慈点点头:“倒是个痴情人。”
“你有喜欢的图样给我,她回来了我帮你交给她。”
“不必,改日我亲自上门请教她一番,女子对于首饰总有想法我想当面跟她说说的想法。”宋亦慈解释道。
“娘子你可得跟她说清楚,她天生眼疾,看图纸不慎明白,脾气还不好,要不还是我帮你。”
宋亦慈也不再坚持:“也好,那我改日便帮图纸送来。”
谢世卿怀抱这钗环跟在宋亦慈身后,打趣道:“没想到娘子喜欢的是大俗大雅的明艳款式,是我没弄清娘子的喜好。”
宋亦慈见人多嘴杂不愿和他口舌之争,谢世卿扬着笑,梨涡能乘酒般。“前面便是卖古书的摊位了。”
古书文玩摊位位于东坊集市角落,只有寥寥几人,宋亦慈终于逃脱开人群,长呼一口气,谢世卿识趣地离她两人的距离。
宋亦慈挨个摊位询问是否有卖针灸相关古籍,均未得到答复,走到最后摆在最角落位置摊位,一位爱笑的大哥热情招呼他们。
“你们说卖医药古籍?我们一般只收传记古书,医药古书一般生涩难懂,没几人愿意看,赔本的买卖谁都不愿意做。”
宋亦慈想了想打算换个方向,既然宋青山的锋针便是在东坊集市上买来,那他定是来过这里,“大哥,你可记得大约一月前有个这么高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公子来过这里?”
宋亦慈比划在谢世卿耳朵位置,小贩无奈打断他,“说来不巧,一月前我家里老母生病,我这大半个月都没来过这里,我把摊位转租给了一个瘦高个的外乡人。”
“你们摊位还可以转租?”宋亦慈长叹口气,那搜索范围不是更大了。
小贩见自己说错话,连忙压低声音:“规矩是不行的,但人是变通的,这不是上有老下有小么,没得法子。”
谢世卿挑了两本字帖,虽说非名家所写,但字形飘逸却下本有根骨,很适合女子练习,“你可还记得转租人的样子,他现在住哪里可还记得。”
“匆匆一面的外乡人,哪里还记得,不过他倒是背着一箱子的书,看着像个文弱书生。”
宋亦慈捡起书摊上炭笔,寻得空白纸张,进行简单炭笔速写,不过几分钟,一张栩栩如生的肖云天素描便跃然纸上,她将画像展示给小贩,“是不是这个人?”
小贩摇摇头:“不是他,这是何种画法,怎么如此像真人?”
谢世卿定睛看去,宋亦慈将肖云天画得十分传神,心里不住告诉自己宋亦慈是为了案件进展,但难免占有欲作祟。
他不停告诉自己,他只是占了宋亦慈三年未婚夫的名头而已,不能这般心生占有欲,惹人厌恶。
宋亦慈泄气:“不是他?”
“我看这两幅字帖就挺好,买来送我未婚妻正合适。”谢世卿将选好的两幅字帖送上去,打断小贩询问,“那转租人再来寻你,你可来告知我一声,我这未婚妻学医成痴,想买几本医书。”
小贩欢欢喜喜收了钱财,“那是一定的,一定的。”
“宋姐姐——”
只见吕婷背着药箱带着个衙役就跑过来,吕婷站在她跟前直喘气,扑通一声,这名身材高大魁梧衙役竟然当街直挺挺地跪下。
语气悲壮绝望:“宋神医,求求你救救我家娘子和我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