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秦慕琅脸色越发阴沉。
……
“是笼城(守城)还是强攻,各位将军有什么计划吗?”
下面各路将领交头接耳,有的索性挪到了人多的一边。有些则孤零零地坐着等着高人的发言。
立花将军心下暗骂【乌合之众】但脸上还是波澜不惊,“看来各位将军已经有了决断,不如这样,我们每人把所选写在纸上,不必署姓名。我们最后看看大家的选择。”
这个提议十分实在,却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他们没想到那个说一不二的立花将军居然俯身听取他们的意见。虽然他们中有些还是不信,但他们实在没有反对的理由,只能老老实实填下他们的选择。
算票的正是小西将军。他本是有资格投票的,却被黑田一把夺去,撕得粉碎。他一脸无辜的看着如雪的纸屑在他面前飘舞,满眼怜悯的看了看被愚弄的众人。
他既然没有投票,由他算票自然没人反对,其实他数下来对半,两大阵营,代表两种态度。守旧的大名他们喜欢稳妥,选择笼城,一心等待丰臣取消他疯狂的计划。新兴的军功派则相信强攻是唯一的突破,进攻是最有利的防守。
但看了看斗得都急眼的两派,小西将军宣布了结果,十七比五,强攻。这是立花将军早早给他的结果,连数字都是。
这个结果显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他们已经开始撕扯起来,抱怨着对方的选择。就在他们打的屋子快拆的差不多之时,立花将军抬脚重重地踩了一下地板,地动山摇的恐惧感让他们停了手。
“中国有句古话——落子无悔,难道将军们还打算反悔不成。”他一边说一边将自己的长刀抽出。刀光刺眼,横扫那些人愤恨的眼神。慢慢的,所有人开始坐下。
“小西,把你的计划说说吧。”
……
宋应元见她愁眉不展,拍了拍她的手,“放心只要他不要轻举妄动,我这么处理完了自会带兵和他汇合的。不会让他孤军奋战的。”
秦慕琅是了解李若松的,他不觉得他会耐心地坚持到宋应元前来。现在她有些后悔在他面前提那引蛇出洞之计了。
“吉娜是不是救了一个叫安宇的孩子?”
秦慕琅点了点头。
“他现在已经是左议政大臣金元的得力助手了,听说这次出兵还要带着他呢。”宋应元努力说着能让她开心的话题。
但她依然愁眉不展。
……
“小西,你的图画的不错,可李若松如何掉入你的陷阱呢?你不要忘了,你刚从他的陷阱里爬出来?”说完屋内一阵哄笑。
小西将军并不生气,“这一次平城之战,他们教会了我——示弱。用小股军队与他们接触,一定不要赢,输的越惨越好,然后且战且退,急需胜利的他们自然会入我们的局。”
小西将军说完,屋内人不说话了。
有一个苍老的声音道:“他们会那么轻敌冒进吗?李若松为人很谨慎。再说我们这么多军队出城,势必会让他知晓的。”
小西想了想道:“我们分批出城,对外宣称城内粮食紧缺,我们将前往斧山撤回日桑。然后绕道回到各自的营地。”
这个迷敌之计着实高明,不等那老者回应,立花将军已经第一个拍手叫好了
此时有一个怯生生的声音问:“那火炮?”这个神兵利器的确已经让日桑人长了见识,他们没想到天下还有如此毁灭性的武器。特别是用在自己身上,越发的心寒。
小西将军沉吟了一下,“他们的火炮巨大,搬运极其不易。不适合灵活作战。我们必须出其不意,早早将他们包围歼灭,让他们来不及火炮驰援。”
这话说得所有人眼睛都亮了,有些年轻的甚至已经摩拳擦掌了。
……
宋应元不停地岔开话题,他希望她能舒眉展怀,但她只是敷衍的应着。她心里想得只有李若松,最后叹了口气,抬了眼,用一种近乎乞求的目光看着宋应元问:“野战,肉搏,1V1,你觉得他们有多少获胜的机会?”
宋应元听不懂1V1,他很不解地问:“秦姑娘,你那么聪明的脑袋,为什么总想着和敌人硬拼呢?”
这话把秦慕琅直接问成了哑巴,她有一种预感李若松已经冲动得下了决定。突然她心下一凉,朝溟竹喊:“溟竹,快去看看,他们是不是出城了。”
她这么一喊溟竹一惊,急急的跑了去。很快溟竹跑了回来,“李都督和李子贞将军带了六七千人出城了。”
被这样抛下的秦慕琅急得就想追出去,却被宋应元一把拉住,“放心,凭他们的实力和狠劲,除非数倍的敌人,否则他们多数能赢。”
秦慕琅愣愣地看着他,一丝不安还是在她心底发了芽。
……
终于送走了所有人,小西将军把地图收起,也准备告辞。
立花将军突然开口问:“我们现在有多少兵力?”
“出城作战约四万兵力,还有三万兵力留守王京应该够了。”
立花将军听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