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海棠醉日 > 第4章 初见

第4章 初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苏致远嘴上也温言道:“阮姑娘不急,也吃点东西再去。”

阮棠道:“方才已吃了杯米酒,一碗野鸭肉饽饦片子,饱着呢。”因又转向小芙道:“小芙,你也同去厨房,备野鸭兔肉火锅食材。我们店有一种新奇的烹煮之法。今日给大家做锅野鸭兔肉火锅尝尝鲜。”小芙莞尔点头。

阮棠前世是顶级厨师,自然钟意推陈出新,何况得了野味食材,想看看深秋野味能翻出什么花样来。

阮棠刚准备转身出雅间,掌柜的便端来一只大风炉。她驻步观望,这只风炉在铁匠铺改良过的。

风炉是秦人煮茶常用的器物,风炉原为前朝“茶圣”所制,后又改良为可以架在小炭盆上的高足鼎炉。

今日,面前的风炉经过改造后,底部炭炉敞口更大,陶盆也更宽阔,犹如海碗。炉底的小炭块已燃得通红,陶盆里满满一锅汤水,坐上炉子没多久,便沸腾起来,飘出阵阵浓香。

苏致远好奇,问掌柜的:“这汤一股禽肉浓香,却又怎地清如泉水?”

掌柜的恭敬答道:“苏大人,此汤是我们店家阮小姐亲手熬炖。乃用猪骨和野鸭的架子,小火熬煮而得。大火汤浊,小火汤清。熬成后,若汤上还有浮油,用丝瓜络扫汤,浮油就被吸走了。”

苏致远“哦”了一声,心头甚为疑惑。碧泉池边这家阮家饭馆,竟对汤色如此有讲究,着实不简单。

苏致远想到此前在宴席见过的“开水萝卜”,用虾茸丸子扫汤再弃丸不食,与这里用丝瓜络吸附油污的“环保”做法,高下立现。

此时,掌柜的带着伙计摆上四五个瓷盘,三四只小碗。掌柜的介绍道:“这白的是鲤鱼肉,这红的是兔肉,皆是活杀后选了好肉片的薄片。这两盘是蘑菇和菠菜,贵客请看这菠菜,可是嫩得能掐出水来?”

苏致远满脸赞意,指着几个小碗问是何物。掌柜的道:“这是蘸料,米酒、姜末、醋、青蒜、豆酱、茱萸汁,将吃食在野鸭骨汤里一烫,捞出蘸了吃,味道极佳。”说罢,含笑退到旁边。

阮棠吩咐好店伙计继续加料续汤。这才真转身去了厨房。

苏致远先夹了鲤鱼薄片在汤中汆熟,蘸了姜汁米酒尝了,与裴念清道:“果然滋味不俗,鱼肉清淡,这肉汤闻着香,吃口却不浓,有几分君子气,不夺鱼鲜之美。这蘸鱼的米酒也不烈,裴小姐你快试试。”

裴念清细细品来,确如苏致远所言。

后世的粤菜里的“八珍天麻汤”用鸡腿、羊骨、鱼头、天麻、白芍煲。,飞禽、走兽、水族原是可以同锅。

而眼前这涮锅底汤,以猪骨替代羊肉,以野鸭替代母鸡,减去浓骚重油感,更不盖鱼肉的清鲜。汤底完全是阮棠的后世厨艺。

苏致远听得裴念清肚子咕咕叫,知她早已饿了,一两片鲤鱼如何能充饥?随即拈了最大的一片兔腿肉在陶锅中漂烫,盼着它快点熟了,给裴念清吃。

兔肉在畜肉里颜色较浅,接近鸡肉,生时玫瑰鲜红,在热汤中打了几个滚儿,断生就变得粉嘟嘟。

阮棠端着麂子肉参汤进来,放下参汤视线停留在火锅上。火锅中有一大块柔软如锦的兔肉。

阮棠想起读书时读过《山家清供》,作者是南宋人林洪。里头将涮兔肉称作“拨霞供”。

此时,白衣美男夹着筷箸挑烫兔肉,画面太美,真如神仙拨霞一般。

“阮小姐,你看这兔肉,像不像天边朝霞?”

白衣俊美男剑眉微扬,抬眼看着阮棠,见她双颊被火锅热气蒸得更红,道:“是挺像的。”

忽听门外一个苍老而爽朗的声音道:“店家,老夫那回教你改制的风炉,用起来如何?”是铁匠铺的老李。

“李叔,风炉改制的甚好。”

老李在大堂吃面。小芙端着托盘进雅间。

托盘上是香酥鱼。火锅配香酥鱼是极好的搭配。

香酥鱼也是阮棠的后世厨艺,是道浙江菜。香酥鱼骨酥刺烂,鱼肉香鲜,口感浓郁,去鱼头食用。这是道小童都可食用的美食。

可以制作香酥鱼的鱼类很广,鲫鱼、草鱼、刁子鱼、鲤鱼乃至于带鱼都可制作。

长安城的人们往往因为鲫鱼和鲤鱼的鱼刺多,而秦人又不擅长烹饪。所以鲜有人做鱼吃。这倒是给了阮棠一个低价收购鲤鱼和鲫鱼的机会。

收上来的都是野生鱼,五寸大小的鱼,杀好去鳞腌制,再裹上一层薄面糊。放菜籽油中油炸,炸成两面酥黄。再入瓦罐,瓦罐中先放入姜块、大蒜、草果、葱段等等各种香料。再挨个铺好鱼。大火烧热在放入米酒浆。小火收汁,便可以出锅了。

香酥鱼不但味道好,营养也十分分丰富。

大佬们今日晚宴上赞不绝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