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了半天,都没能得到只字片语的回应。
见萧晦又抬手给他倒茶,闫老大夫当即气咻咻的站了起来。
可还没等闫大夫再说什么,就见长奎脚步轻快,满脸惊喜的跑了进来,:“世子,二公子回来了!”
“告辞!”
闫老大夫一甩衣袖,直接仰着头就走了出去。
“这......”
长奎莫名其妙的看着萧晦,却见他们公子点点头,:“去送送老大夫。”
“是。”
片刻的功夫,满身文人书卷气,温润如玉的年轻公子就走了进来。
看着屋中的萧晦,来人笑着拱手作揖,:“大哥。”
萧晦伸手扶住了萧玠,:“路上可还安稳?”
“嗯,安稳。”
萧玠点点头,一边随萧晦坐下,一边煞有其事,慢条斯理的道,:“除了餐风露宿,吃食辛苦,船上犯晕,马车颠簸,骏马难骑外,再无其他的烦恼。”
听萧玠这样说,端着茶汤进来的长和强忍住笑的低下头,肩膀抖了抖。
“你孤身一人在京,又昼夜兼程,千里迢迢赶回......如今回了府就好生歇息几日。”
萧玠轻轻眨了眨眼,端起来茶汤时整个人放松的半靠在椅上。
整个人放松下来,又安静惬意的喝了几口庐山云雾。
萧玠抬眼看着萧晦,:“大哥,我这刚进府,可就已经听了一耳朵的热闹。”
“祖母她老人家头风发作,要好生修养,那位远道而来,琅琊王氏的王姑娘也得好生静养......”
关于萧老夫人头风发作这事......
嗯,萧玠从前还在府中的时候,就已经见得实在很多了。
说着萧玠放下茶盏,:“也不知明日能不能见着她老人家。”
萧晦点点头,:“闫大夫看过了,祖母无碍,只需略微静养,明日你自去请安便是。”
“那就好。”
萧玠点点头,随后又忽然一脸惋惜的轻叹了口气,:“诶呀呀,可惜这京城我去的早了。”
萧晦淡定的看着‘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萧玠。
果然就听他又是摇头,又是可惜的道,:“倒是没能见着咱们那位小表妹。”
见萧晦还是冷清清的神色,萧玠却不憷他。
更是眼含期待的笑着道,:“大哥,等明日得了空,你给我好好的引荐引荐?”
萧晦轻轻颔首,:“她如今还需静养,等她身体好些了。”
听着萧晦的回答,萧玠摇摇头,:“倒真是不巧。”
“对了,大哥,府上可定了你和王姑娘的婚约?”
见萧晦直直看过来,萧玠连连笑着摇头,:“大哥,这事可不止是我好奇,便是京中的百姓,我那些同僚,甚至是陛下都格外关注此事呢。”
“陛下年纪轻,私下里问我时满脸的好奇,只说百姓都说你们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天作之合。”
“朝堂里,旁的人一提起兰陵萧氏同琅琊王氏的这桩联姻,倒是李相他们嘴上笑呵呵,眼里却丝毫笑不出来。”
“大哥,你说说,里里外外这么多人关心,我却不清不楚的,这不是干着急吗?”
“王姑娘此次,只是来拜寿的。”
‘咔哒——’
听着萧晦的回答,萧玠手边的茶盏被他碰的抖了抖。
他豁然抬起头看着萧晦,却对上萧晦不闪不躲,冷清清又平静的眼眸。
萧玠扶着茶盏的手轻轻颤了颤,:“是吗?”
萧晦点点头,:“是。”
萧玠是想笑的,可此刻,看着萧晦认真的神色,他却一点也笑不出来了。
垂下眼擦了擦沾在手上的茶水,明明不是很烫的茶水,萧玠却有种滚烫的灼伤手的错觉。
“大哥。”
“嗯。”
萧玠垂着眼,慢慢道,:“我在京中的时候,曾在外头见过一株兰花。”
“独独那一支,惊鸿一瞥间念念不忘。”
“后来,几番犹豫后,我还是想办法将它移到了我的内室,想着这下好了,能和它朝夕相对,日日欣赏它的美丽。”
“只是可惜啊。”萧玠摇了摇头,:“我满心欢喜间,却不想风吹一吹,阳光晒一晒,这花就忽然枯萎了。”
“我眼看它一日日凋谢,又气又恼,埋怨它不争气,又恨自己为什么将它摘来,最后更是忍不住将枯萎的花丢弃了。”
看着萧晦一如既往的神情,萧玠笑着摇摇头,:“在京中闷得久了,竟然忍不住和大哥说了这许久的话。”
说着他站起身,:“我就不耽搁大哥你休息了。”
“大哥留步,早些歇息。”
萧玠潇洒的走了,屋内一时安静了下来。
看着映进屋里的月光,萧晦忽的起身,慢慢的走到了院中。
月色清凉,他静静的站着,抬头看着天上的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