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非常乐意和外向活泼的盛柏成为朋友,和盛柏待在一起每天都很开心,给他的每一天增添了无数欢乐,可是他不是主动的性格,如果自己不搭话,盛柏肯定不会和他交流的。
姜玚突然发现,如果两人不是从小一起长大,盛柏没有他这个朋友没有丝毫影响,而他却不行,生活会变得苦闷。
……
期末快到了,杨老师课下把盛柏喊了过去:“这一学年的进步生会发给你,到时候结业典礼那天记得上台领奖,另外就是重点班的事情。”
“谢谢老师。”盛柏没想到又能拿一次进步生奖状。
“你选的文科,稍微有点悬,如果上学期也一直是这学期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五名就比较稳,这次期末再加把劲吧。”杨老师说道。
盛柏提起了心来:“有多悬?”
杨老师想了想,坦诚地把利害说清楚:“算的是加权,课外活动也占一部分,主要是作文竞赛你拿了省级二等奖,这个就很不错,下次如果拿到省级一等奖,这个水平和你的成绩保底能在名校的自主招生加十分,学校的升学率看上去比较漂亮,老师们会考虑这一点,问题不是特别大。”
盛柏叹气:“还是我上学期成绩不够好,上学期期中都在二十五名了。”
“对,就是这个影响稍微大了点,如果是月考这个排名,占比小一点影响就不大。”杨老师又安慰道,“不过选文科的同学不是特别多,光算选文科的排名,说不定你就靠前了,能挤进文科重点班。”
杨老师还要找其他同学谈话,让她先回了。
盛柏有盛柏的烦恼,这次期末还得再努努力。
杨老师的烦恼也不少,第一次做班主任,和其他科目老师最近经常沟通,就是为了学生们的文理分科,从各科老师那里得知学生不同科目的表现。
有的学生明明政史地更好,可选了理科,这种学生还不少,每个人情况也不太一样,基本都是父母觉得理科更好找工作,但学生有的觉得无所谓,有的不开心想学文却没法反抗父母,有的机灵一点想要他出面和父母讲,有的性格强硬一点自己在和父母抗争。
像盛柏这样有自己想法,父母又支持的并不多见。
盛柏很有执行力,杨老师到现在还在可惜她没当上班长,假如盛柏去了文科重点班,他还记得二班班主任对盛柏印象不佳,估计还是没法做班长。
杨老师是在名校数学系毕业的,同学很多都出国深造了,他也有所了解,国外看重学生的领导力,有不同的组织和活动给他们锻炼机会。
不管未来是做什么工作,做中层管理还是进入体制,亦或是自己创业,领导才能都是非常珍稀的,国内缺少培养的土壤,杨老师只知道有过班长经验会比较好,实在不行就在大学再让盛柏找机会锻炼了。
但首先要去好大学才有更多机会,眼下则是要看盛柏能不能去文科重点班。
杨老师还很年轻,他相信学生的未来有无限可能,而二班班主任李老师则不同。
李老师认为重点班的学生只有一件事,就是学习,冲刺清北,考上名校,这才是为他们自己的未来负责,其他事情不需要考虑。
选重点班学生是高一所有班主任和各科负责人还有领导们一起开会讨论商量产生的,期末成绩已经出来了,还没发给学生,要把分班情况也一同发下去。
加权后的排名已经整理出来了,盛柏在文科第五十二名,如果文科重点班只给五十个名额,她就进不去,如果放宽一点,她就能挤进去。
杨老师提着心在听同事们的讨论。
现在还在商量理科重点班的学生:“一二班大部分都选了理科,这都有七十个人了。”
“有的跟不上就放到普通班吧,我想尽量控制在一个班的人数里。”领导发话。
“普通班有些学生成绩很稳定的排在前面,这个姜玚中考前给了协议,但中考他发挥失常才分到了普通班,这一年状态恢复了,基本都在年级前五十,现在还在准备信息竞赛。”
“我记得他,他就放到重点班,还有类似情况的吗?”领导说道。
理综和数学老师给了些建议,最后理科重点班五十三人,五十个都是原本一二班的学生,另外三个是从普通班升上去的,除了姜玚各科比较均衡,其他两个有些偏科,语文和英语都不太如意,都在准备竞赛,一个数学突出,另一个物理极佳。
“现在看文科重点班吧。”
杨老师捏了一把汗,就看文科怎么办吧,如果也能录五十三人,盛柏就能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