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曹安确实气林乐没有遵守约定一起读文,可更让她生气的是林乐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她真相。
从交分科表到快考试,大半个月过去,林乐居然滴水不漏。
那么多次,曹安在林乐面前畅想未来又可以同进同出的日子,林乐都没有坦白。
“林乐在门口呢,你不出去吗?”乔希看看曹安,又看看在门外的林乐,冲林乐无奈地摇头。
曹安趴在桌长,别过头:“谁是林乐啊,不认识,不见!”
下午接连几个课间林乐都在三班门口待着,曹安去上厕所时目不斜视地路过林乐,拉着乔希说笑。
乔希也不知道怎么办,只能给林乐发信息说自己先劝劝曹安。
这场冷战最终也只持续了一天半。
林乐让乔希把日记本递给曹安,第二天早上乔希就在公交上碰见了勾肩搭背的两人,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
这期的家长会安排在分科考试之后。
分科考试结束后,乔希就想跟李向东坦白选科的事,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契机。
乔希在门口玄关站着,等着和李向东一起出门去学校。
她盯着自己的鞋尖,思考如何开口。
手机震了一下,乔希打开,是赵子珩的信息。
ZHAO:问了文老,分科你考了年级第三,放心。
乔希发自内心地高兴,这是她上高中以来最好的成绩。
为了分科考试,赵子珩连夜拉了复习大纲,带着乔希,把往年试卷上相关的知识点和涉及高考的知识点都整理了出来,满满一本笔记。
付出了就有收获这种规律,在学习上总是适用的。
Q希Q:疯狂感恩.JPG
乔希给赵子珩回复一个表情包。
“这么高兴?”李向东一过来,就看到乔希对着手机傻笑。
乔希收敛了笑容,把手机放回书包。
车子平缓地行驶,阳光刺眼。
乔希伸手打开遮光板,余光看向李向东。
李向东看着前路,正在专心开车。
“妈……”乔希下定决心,争取坦白从宽,“我跟你说个事。”
李向东瞥一眼乔希,点点头。
“我们这次期末分了两次考试,一次正常期末,一次分科……”乔希组织着语言。
“你想读文科?”李向东直截了当。
“我文科考试成绩还可以,比理科好。”乔希不敢一次性把话说太满。
“你分科考了多少?”李向东问。
“年级第三。我知道一次说明不了什么,但我以后都会努力。”乔希保证。
李向东不说话,其实提交分科考试申请的时候,班主任就跟所有相关学生的家长打过电话了。
李向东知道乔希选了分科考试,只是乔希没有说,她也就没提。
李向东在意乔希的成绩和未来,希望她能有好的前途,但自从乔希在初中出了事,李向东更担心女儿的情绪。
她开始反省自己,也学着上网查询相关的信息,学习如何做一个“好母亲”。
接到文老师电话时,李向东本是担心乔希在学校有麻烦,听到是分科的问题,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后又有些惊讶,乔希从来没说过自己想学文科。
选择文科或者理科,李向东本就不打算干涉,只要乔希选择的是更适合自己的方向就行。
可一个月过去了,乔希只字未提,这个女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把事情都藏在心里。
其实自从女儿上高中,李向东虽然关注女儿的成绩却也没有之前那么计较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平安喜乐才是母亲的心愿,这些话她反复说给自己听,提醒自己不要给女儿过多的压力。
“妈?”乔希试探地继续说,“我读文科,可以吗?”
绿灯只剩了5秒,李向东踩了刹车减速,平稳地停在了线内:“你是觉得读文更轻松,还是更喜欢文科?”
乔希沉默,最开始她只是觉得生物和化学吃力,赵子珩说选文,她的心就立马动摇了。
她清楚自己只是想逃避这两科带来的压力。
那时候她对文科没有概念,想着平时历史地理课上的内容也挺有趣,确实觉得文科会更轻松。
通过分科考试复习,乔希才真的了解文科在学什么。
除开死记硬背的内容,需要有更宏观的视角,串联和理解。
文科不像数学,有固定的解法和标准的答案,虽也有套路可循,但更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入门之后,乔希发现自己是喜欢这种学科的。
乔希诚实地回答了母亲的疑问,“所以,妈,我是认真想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