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一日大雪,覃婆安排好孩子们各自打扫的区域,自己则把最后一件新衣缝起来。
“文歌,你来拽一下这个衣角,把棉花也拽住。”
“婆婆,这新衣服摸着就暖和!她们都穿着了,是不是我马上也能穿这件啦?”
“是是是。往后你自己会缝了那随时都有新衣服穿。”
擦桌子的姑娘转头:“婆婆偏心。”
文歌:“你都穿着新衣服了,还说婆婆偏心呐!”
蹲着的姑娘挺直后背:“姐姐的意思是婆婆以后可不能偏心。”
覃婆皱眉,佯装恍然大悟:“说的有道理。今晚文歌做饭,明日你们。轮流来。”
蹲着的姑娘有些懊悔:“也不用这么公平。”
文歌一听要自己生火便头疼:“婆婆,李大哥什么时候回来呀?”
“李大哥得明年了,他也有自己的事要忙,不过明年他要是愿意的话说不定还能一直待在这里。”
“首先我肯定没有不愿意做饭的意思,其次还是李大哥做的饭好吃……当然覃婆做的最好吃了,可即便香油吃多了也会腻的嘛……”文歌坐在凳子上荡着双腿。
覃婆抚平衣角:“好了,你去把心心念念的新衣服换上吧然后……”看着院里白茫茫一片,“然后把厨房的灰都擦了,迎灶神懂不懂?”
文歌把头埋进衣服里,闷闷道:“这不是小年的习俗嘛!”
覃婆打趣:“你还知道这个呢!”
文歌抬起头来:“那当然啦,这可是李大哥告诉我们的!”
覃婆:“心诚则灵,在哪一日迎不重要的。”
“难道不是,心诚则灵,迎不迎的便不重要了嘛!”
引来一阵笑声。
“哪里学的歪理?”
“心诚则灵,不是婆婆你刚刚说的吗?”
覃婆无奈又宠溺地摇摇头,盘算着今年的饺子要剁几盆馅儿,初三那日要不要去看看晏秋,可晏秋已经成亲了,不在秋庐住了……
李晏秋是不常住秋庐,可这秋庐的旧符还是要换的。
“晏秋,就写万事如意展宏图,心想事成兴伟业如何?”
“横批五福临门。”
张郁鼓掌:“好!”
李晏秋被吓了一下:“拍什么手!幸亏爹娘不在这儿。”
“他们在这儿的话肯定会跟我一起鼓掌的!”
李晏秋很喜欢这种不管做什么也不管做成什么样都真心喝彩的家人,底气十足地拿起笔来酝酿:“看什么?研磨啊!”
“是,□□。”
李晏秋写完一联张郁便叫好一次。
“得亏这些芦丁鸡不会说话,不然它们指定要好好好地叫一晚上了。”
“李师傅养鸡崽这么有经验不如再养几只会说话的八哥可好?”
“有修竹哥哥了还要什么会说话的鸟啊!来,我说什么你说什么。”
张郁嘴上说着“张八哥是什么辈分”,却还是学李晏秋讲话,逗得人哈哈大笑。
“晏秋,等除夕过了你再去秋庐住一阵吧。我们把这几个贴到门上,秋庐的那副先收起来也好。”
往年李晏秋也是不许张郁在正月初三这日来秋庐的。
张郁也觉得有道理,自己只是个“病人”,有什么理由给李大夫过生日呢。
李晏秋觉得小姨对张郁印象还挺不错的:“既然你都跟我成亲了,就跟我一起回秋庐吧。”
“真的吗!真的可以吗?那这样的话我们初二、不,初一就给你过生辰吧!”
李晏秋点点头:“那我要连过三天!”
“好!”喝彩声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