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浮川:“这茶真不错!”
话音刚落,李小园和李泽便把小婶一家带回来了。
二婶也跟进来,对着小婶道:“既然你回来了,那今日便把家分了!”
李小园:“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爹娘还在呢。”
小婶不紧不慢道:“我这次回来也是要把话说开的。秧秧外婆有个姓顾的邻居,顾员外家里正好有个还未及笄的女儿,这几日准备请秧秧去府上教她识字读书。我娘也年纪大了,我哥跟嫂嫂不能伴其左右,我们一家三口就先在县上住下了。”
小婶看着村长:“杨叔,至于这地嘛,我们就不打算要了,若是二嫂喜欢便都拿去。只是这户籍还得麻烦杨叔跑一趟县衙了。”
杨浮川摆摆手:“小事小事。”
李小园:“那便更没必要分家了。”
二婶一声讥笑。
“哎哟!你整日往赵秃子家跑,怎么不想想家里的活儿都是谁干的呢?要是今日我不把村长请来,你怕是也回不来吧。既然今日晏秋在这儿,我们就把话说清楚。
“李小园,你愿意伺候你爹娘你就自己伺候,没人拦着你!我家小舟腿脚不好,也没见你多有善心啊。我也不是那不懂事的人,爹娘年纪大了,这来回折腾也不是事儿,这个院子就留给你们一家三口了。我们一家人去另一条街的菜园子就行。至于这鸡和猪,我们平分就是,一头牛嘛,想来你也没空养,耕地的时候我们借与你便是。若是李泽愿意,我也把他当自己的孩子。
“这既然我们都走了,院子也空出来了,有的大善人想种什么菜、想把粮食分给谁也都跟我们一家人没关系了。这要真是把粮食都给别人了,自己吃不上饭,也别来找我。”
句句在理,字字诛心。
一阵沉默后,晏秋开口:“杨爷爷,小婶,既然要去更改户籍,我也想一同前去,毕竟成年子女皆可自立门户。”
李晏秋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小姨一向厌恶李家的每一个人,这样下次再见的时候可以让自己和小姨的户籍在一张纸上,说不定小姨就能留在潦水村了!
杨浮川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小园慌了:“李晏秋,你这是什么意思?”
二婶:“哦呦呦!连名带姓地喊,这时候知道晏秋姓李啦?”
小婶怕李晏秋是听了张郁的什么话:“晏秋,若是只同我们一起前去,小婶自是愿意开心的,若是你想自己一个户籍,可要想好呀。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可毕竟独立出去容易,再合回来可就费劲了。”
李晏秋觉得等自己问过小姨的意思也不急,先了解一下流程总归没有坏处:“闲来无事,好奇罢了。”
杨浮川:“晏秋这样做自是有她的道理,跟着也无妨,等日后我腿脚不便了,这些大大小小的事还只能指望晏秋呢!你说是吧,李哥哥?”
李贞看着李晏秋:“你长大了,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只是别忘了自己姓李。”
杨浮川:“你这是同意两个孩子的事啦?”
张郁自是开心:“谢谢爷爷!”
杨浮川:“哎呀,双喜盈门不是!明日我便和小楼一家去县衙,晏秋你也来,今日我就先回去继续把午饭吃完!”
李晏秋走在右边:“明日我同小婶去县衙,大概得晚上才能回来了……”
张郁停住了脚步:“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