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宋澄回来后,宋府里头天天冒出不同颜色的烟。
外头摆摊的经过的,整日都仰着头看。
都在猜测宋府今日会冒出什么颜色的烟。
就连门口都被人设起了赌局,嗑瓜子的声音一天比一天响。
“我猜今天是蓝色的。”
“昨儿就是蓝色的了,我猜肯定还是橘黄色!”
“橘黄色,橘黄色,天天都猜橘黄色。我就看到过一回橘黄色的烟。”
“绿的,我昨儿看见前头市集,他们家的仆人买了不少绿豆回去。”
一人吐了嘴里的瓜子皮,对着一旁的米店努了努嘴:
“那人家还整日都吃米呢,怎么不见冒白色的烟?”
几人身后,油腻腻的桌子上被划成了几个格子,上头放着不同数额的钱。
“都这个时候了,估计今日是不会冒了。”
“指不定呢,每天都冒。万一今天人家想休息。”
那个嗑瓜子的皱着眉头望着宋府头顶上的那片天。被风吹的微微抖动的石榴树无意的落入了他的眼中。
“说不定,今天是红的呢?”
“红的?说来也奇怪,我在这儿摆了许久的甜水摊了,什么烟都见过就是没有见过红的。”
“红的?那还是烟吗?”
几人还嗑着瓜子,就见宋府里头缓缓升起一阵云烟。
“诶诶诶!来了!来了!”
这烟一出来,周围大大小小的商铺都空了。路上的,逛街的,全都涌到路口上等着看今儿究竟是谁赢钱。
只见那烟袅袅的飘了一会儿,突然就窜出火一样的红光。
“走水了!”
“走水了!二公子的房里走水了!!!!”
“二公子又把炉子弄燃了!!!”
围观的群众只见偏门走出几个人高马大的小厮,把门口的门海抬起来,有条不絮的进了门。门房又很有眼色的把门关了。
进去没一会儿,就见方才还滚滚的浓烟变白。
从这场大火开始到熄灭,不过一盏茶。
外头的百姓见了纷纷鼓掌称好。
“宋府的这速度,真是比隔壁街上的防火司还要快。”
宋澄一脸灰头土脸的坐在自己院里,看着小厮和侍女有条不絮的把火灭了,又把烧黑的木头抬出去,一点一点的把屋子收拾干净。
起火的时候宋湘就过来看着了,等到把屋子收拾得差不多了,又吩咐宋澄手底下的人清点损坏的东西。方便后头补上。
“还好今日父亲不在家里,上朝去了。不然让他看到,只怕是又要气晕过去。”
宋澄伸了个懒腰:
“昨日不就已经晕过了?我看父亲现在身体比以往好得多。以前那些神棍来屋里做个法事他腿就折了,现在听到你要去宜州吃沙子的事也不过就是晕上一时片刻的。”
宋澄换了一个姿势蹲:
“我觉得挺好。”
“父亲年纪大了,需要强身健体。”
“。。。。。。”宋湘抱着手,瞥了一眼宋澄,“有时候我都不知道父亲是叫你孝子还是逆子的好。”
宋澄抠了抠自己乱糟糟犹如枯草一样的头发:
“彼此,彼此。”
“我听说你去宜州,是自愿请缨的?为什么?”
宋湘没看宋澄,淡淡的说:
“想去就去了。哪里来什么为什么。”
“你郊外的学堂不办了?难得最近街上卖货儿的女郎多了起来。”
“办,怎么不办。一个学堂能做的事很少,一个普通人能做的事也很少。我想做更多事,自然就要往上走。”
“前线大姐已经去了,你又去做什么?”
宋湘弯下腰,看着宋澄:
“肤浅。”
“男人能做官、能经商、能打仗。女人也能。一个地方出现一个女人是个列,可是行行业业都出现女人的身影,那就不一样了。”
“我们要的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成功。”
小若今天难得休假,跟绿桃两个人坐在筱暖阁的廊下发呆。
“你说大小姐什么时候回来?”
“我觉得大小姐可能不会回来了。”
绿桃扭头看着小若,满脸不解:
“为什么?”
小若躺在廊下,伸手抠了抠自己越发圆润的肚皮:
“你想,大小姐这次是去打仗的。正儿八经的上战场。要是赢了,不得加官进爵,另立府院?”
绿桃点了点头:
“有道理。”
小若又指了指方才熄灭的烟。
“而且你看,二公子的研究越发成熟了。指不定那一日就能够炸了霞南山让北疆那群蛮子只能在冰天雪地里讨生活。”
“。。。。。。”绿桃看着天上还剩几缕的白烟,“我觉得大小姐不会用炸药。”
“为什么?这不是一开始说好的吗?”
“。。。。。。要是霞南山的那条隧道真的塌了。那北疆人在那么冷的地方不是就只能等死了吗?”
“妇人之仁!两国交战,怎么可能没有丧亡?!”
“可是受苦受难的还不都是百姓。”
“是北疆先挑起战事的!我们不过是防卫罢了。”
“。。。。。。小若。你忘了以前在宜州的时候吗?”
“。。。。。。”
小若翻了个身,看着院中那棵石榴树。
宜州多战事,那个时候他们巴不得不打仗。
“没忘。”
“那个时候,我们每天窝在被子里,听着外头将军指挥兵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