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炆和陈慎皆呆呆愣愣的望着沈庭寒。
“。。。。。。”沈庭寒又道,“她随性惯了,没个准行。一会儿恐怕会冒犯舅舅。”
李炆道:
“今日他只要能够成功救驾,只要不是要我李家的王位。什么都好说!”
陈慎颔首:
“若是此人当真能有能力破开这重重宫门,想来也绝非庸人之辈。要是能够效忠朝廷那就更好了。”
陈慎想了会儿,又很是困惑的问:
“沈侍郎为何这般断定此人一定会来?”
“她有所求,自然就得有所为。”沈庭寒看着陈慎,似乎也有些疑惑,“陈大人怎么在这儿?”
“哦。沈侍郎还不知道。”陈慎惭愧一笑,“说来也惭愧,陛下之前一直不肯听下官的谏言,下官又备受朝廷中的流言蜚语影响,就连远在家乡的母亲也听见了一些风声。大病了一场,下官是来,向陛下请辞的。”
李炆叹了一口气,推心置腹的说:
“爱卿的谏言,句句都说到了朕的心窝上。朕怎么不知道?只是朕年纪大了,只怕是离去也不远。只怕这些事生生断在了朕的手里,我大梁物土丰饶,何愁没有经天纬地的人才!?朕是想,替朕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好好谋划谋划——却不成想——咳咳咳咳咳——”
陈慎跪在地上:
“陛下小心龙体!”
李炆摆了摆手,坐直身体:
“却不想前几日试探的实在太过,让他们起了别的心思。”
沈庭寒候在窗前,垂下眸掩去眸中神色:
“那陛下究竟作何打算?如今江山凋零,此事还需快些做出定论。”
李炆摇了摇头:
“老二行事古板,做事一板一眼,又前后顾虑怕是难以做下这么大的事;老三心里弯弯绕绕太多,只怕会和群臣离隙,失了民心。老四又是个彻彻底底的浑不咎,这位置他哪里坐得住?!咳咳咳——”
“陛下——”
沈庭寒看着外头的金吾卫,只见他们侧过身让出一条可供两人通行的路。
是李柏和纯贵妃。
纯贵妃今日看着面色颇为红润,眉眼上的喜气挡都挡不住。
李柏牵着纯贵妃的手,嘴角微微上扬。
“以往,父皇都说我们兄弟几个,二哥最是孝顺,就是身体羸弱、我最是恭敬,也最是让他省心、老四最是顽劣,可也机灵。一个也不偏颇,我想这固然好,我们兄弟几个,谁也不差谁。可是却偏偏说沈庭寒最是得他心意的,是最让他满意的。可惜却不是皇子。”
纯贵妃微微蹙起眉,一脸担忧的看着李柏。
李柏又道:
“我想,或许是因为故去的玉嘉公主,所以父皇才多多迁就。我也想着,玉嘉公主早亡,独留一个孩子在,也着实可怜。可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李柏低下头,笑着问纯贵妃:
“你知道为什么吗?”
纯贵妃摇了摇头。
李柏轻叹一声:
“因为父皇不信任我。也不信任二哥和四弟。可是他却信沈庭寒。”
李柏眯起眼,似乎在回忆什么。说出来的话却满是不甘:
“我和他才是父子啊——”
李柏握紧了双手,冷笑着:
“我和他才是父子啊——到了年纪,他把我送到弘南去,把二哥送到武陵,却把沈庭寒留在梁京。还把虎符令牌都交给了他!到底我才是皇子!”
李柏呼出一口气:
“父皇年纪大了,血性和脾气也如往前了。如今大梁需要的不是父皇这样一味守拙的皇帝,而是能够站在前头开疆拓土,永保昌明的皇帝。”
纯贵妃担忧的握着李柏的双手,柔声说:
“不打紧了,今日我们把皇宫围的如同铁筒一般。宫内外全是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人,没有人能够出去,也没有人能够进来。”
“今日事成,便再也不会后顾之忧了。”
李柏伸手替纯贵妃把鬓边的碎发理了理,温柔的笑着:
“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纯贵妃笑着摇了摇头:
“能够成就你的大业。不辛苦。”
李柏轻轻抚了抚纯贵妃的脸颊。
内阁总管一直死死守在御书房门前:
“大胆!赵王,你们这是要逼宫不成!?”
李柏停在庭中,背着手:
“不,本王今日夜里受父皇密诏入宫,是为商议四方军事储备和粮草运输一事。可是却偏偏碰见了礼部侍郎沈庭寒意图行刺,逼迫父皇写下诏书立四弟继位,封他为摄政王从旁辅佐。”
内阁总管被李柏的话惊的整个人都在颤抖:
“你——你——这是大逆不道!”
李柏似乎是听见了十分好笑的事情,扬天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大逆不道?!这世间要是一昧的尊崇道德规矩,一昧的活在条条框框里,哪里还能有什么作为?”
“你——你——”
“你是父皇身边的老人,为人也忠心耿耿。今日你只要让开,我便不动你。”
内阁总管死死的挡在门前:
“陛下待我有恩,你——你这个乱臣贼子!你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