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在农耕文明的社会背景下,努力生活的故事 > 第36章 第 36 章

第36章 第 3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佳喜咽了下口水,“这个菜,瞧着还行。”毫不掩饰语气里的酸味,“早上的小吃太太就赞了一声,这个也不一定有赏呢,你干嘛这么拼,显摆得只有你当差尽心?”

知霜没理会她,对小秀说:“我装好盘,待会儿你帮忙送过去,我把这里整理下,等韩嬷嬷回来让她瞧瞧,你回来咱俩一起吃饭,”悄声笑着说:“用这个汁浇在饭上,特别好吃。”小秀嗯嗯几声应着,对佳喜横了一眼,说:“一上午跑这好几趟,你没事情做吗,现在还不去吃饭吗?”

“今天我不当值,想去哪里就去哪,你管我呢!”佳喜说完就跑了。小秀嘀咕道:“当差尽心是本分,自己没本事眼红别人,暗地生气就罢了,也好意思这么白眉赤眼地说出来,什么人呀!”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小厨房前有个往上的小坡,顺坡种着早樱和碧桃,树后就是花厅的回廊。一簇簇碧桃花艳若朝霞,开过花的早樱树绿叶满枝,春光盎然的景色,令人见之心喜。

知霜跟着韩嬷嬷做滋补汤,揣度着赵氏的口味,又尝试了清蒸狮子头。半肥半廋的猪肉细切香粗斩,加蛋清使之润弹,加切碎的荸荠使之爽口,微火焖制出的狮子头,肥而不腻、鲜美适口,果然得到赵氏的认可,来看望姐姐的赵沐春也连夸好吃。

此后,赵沐春在外面吃到美食,就寻了方子过来让知霜试着做,自己在一旁指指点点,做出来的成品菜肴口感还不错。每到此时,知霜想起了上辈子,奶奶喜欢美食,节假日带着知霜出门玩,是跟着味觉走的,哪里有好吃的就去品尝,回来后学着做,让知霜上网搜索补充细节,俩人试着复制出来,口感能差不太多的就很高兴。

知霜回想着吃过的淮扬菜和粤菜,或清淡或浓郁,配料和调料需精细制作,做出的菜品才能清新味鲜。不知“十三香”出现了没有,如果已有前人制出来,说明此时的调料丰富,有些粤菜就能做起来了。

次日,知霜和韩嬷嬷打听府里存有什么调料,韩嬷嬷指给她看橱柜里的小罐子,和蔼地说:“我这里是一些常规的,胡椒、花椒、干姜、八角、茴香,前几天你做的菜式,早上的奶豆腐像广州府的,中午的大肉丸像淮扬那边的,都很好,从哪里学的?”

知霜解释:“我家虎子弟弟抄给我的食谱,我自己琢磨着做的。”好在是家生子,都知道孙大虎是二少爷的书童,知霜常托他在外面找食谱。至于二少爷让虎子抄给她的菜谱,知霜本能的不想提及。

韩嬷嬷点点头,说:“你晓得自己动脑筋,很好,广州府那边的菜做起来琐碎细致,讲究清而不淡,鲜而平和,调料用得多又巧,我教不了你什么,需得你自己去试着做了,我知道一家卖调料的铺子,下次带你去,你可以买些回来。”

韩嬷嬷带着知霜去了城东。一家不起眼的杂货铺里,前面卖各地干货,后面的调料品种很多。老板是位长得壮实的大嫂,一说话带着满脸笑,来往的人都称呼她“罗大嫂”,罗大嫂后背上背着个一两岁的小儿,十来岁的女儿在一旁帮忙看铺面。

知霜对调料只知其名,临到上手却不知怎么挑选,幸好上辈子奶奶在家制“十三香”,让她上网搜索过细节,所以她记得十三种香料。老板听她报出的香料名,对韩嬷嬷赞道:“想不到这位姑娘,年纪不大就会搭配调料,你这徒弟看来水平不错,比我家里的强呢!”

“罗老板过奖了,她们都是能干的孩子!”韩嬷嬷笑着回复道,又买了两个大火腿。

回去的路上,韩嬷嬷问知霜:“各家的十三香还是有点差别的,你准备怎么做?”又解释说:“不用说具体的配比,我是说你买的香料需要研磨吗?”

“是的,我看了一个方子,打算试试。”知霜在心里回忆着比例: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山奈、陈皮、良姜、白芷各2份,紫寇、砂仁、肉蔻、丁香、小茴香、木香各1份。

知霜将香料烘干磨碎,过筛再研磨成粉末,分罐装好,准备做大肉时再调配成十三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