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文钱的价格,比之前那个粮行的报价直接多了两文,五成。这个价格,让临安村哪怕住在最边上的人都坐不住了。
不少人家还有麦子在地里没收回来,可已经收回来晒干的,几乎全部拉了过来。甚至在询问了曹无忧收不收陈粮,得到陈粮也五文钱的价格收购之后,更是将家里多余的陈粮都拉了过来。
如此一来,倒是不能全部用铜板结算了。
有那家里田地多的人家,甚至能一口气拉过来五六百斤新粮。六百个六文钱,足足三两多银子。
曹无忧给的爽快,这事儿又不用记账。本来抬称的赵家后辈,都被曹文顺喊来的曹家人顶替了。
那边称了粮,曹无忧直接就给钱。
苗如意忙忙碌碌,先是去清理了曹家真正的粮食房,又去整理了一下卧房对面的大通房。晒干的粮食,一袋一袋的搬过去。
钱多来带来的几个伙计看了这架势,干活的速度都快了几分。毕竟看架势,这家的地窖很快就要派上用场了。
钱多来在和曹无忧商量之后,又连夜喊了五个伙计过来。准备一天十二个时辰三班倒,不带停歇的直接将地窖挖好。
地窖挖好之后,还要继续做加固。用火烧上一个时辰烘干,再用了不少人家自己的手段。总之后续的事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东家的情绪不好,过来卖粮的人比任何时间都有眼力劲儿。大家排着队,乖巧听话顺从无比,帮着一起抬粮,帮着一起看称。拿了钱说声谢赶紧走,一点都不耽误事。
可不论怎么样,临安村都是一个拥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子。收粮的事情就算再怎么顺利,一晚上也不可能收的完。
过了子夜,村长第一个受不住揉着腰摆着手回了家。再然后是曹文顺等人,抬称从一开始的两个变成了三个,然后四个。
等苗如意开始揉眼睛的时候,曹无忧果断停了收粮的事情,定下四个时辰之后,第二天天亮之后继续收粮这才让众人回家。
至于那些决定在曹家门外打地铺,晚上不回去的人,曹无忧也没有赶人。
难得的勤奋起来,苗如意甚至都没时间回家,直接住在了盘了火炕的大通房。实在是太忙了,曹家几两银子几两银子的往外发,排在后面的人都怕到他的时候曹无忧没钱了。
现在虽然喊了暂停,可也有不少人就蹲守在大门外。
苗似锦也没有回家,曹无忧让苗如意睡到他房间,他和苗似锦睡到了大通铺的火炕上。
收粮的事情进行了一天两夜,等到第二天夜深,才算是告一段落。
“饭好了!”
苗如意去关了大门,杨柳扶着墙站在厨房门口。苗大升喊了一嗓子,曹文顺和钱多来去搬了大桌子到院子的空地。
和整个村子的粮比起来,曹家的房子还是太小了。一大一小两间房早就堆满了粮食,多余的只能先堆放到院子里。
村长抬头看了天色,确定最近几天都不会有雨心里也才稍微松了口气。“多来说明天地窖就能用了,今晚好好睡上一觉,等明天你找人将粮食搬下去吧。”
一整个白天,苗如意忙的脚不沾地,自然没有做饭的时间。早饭还是村长那边,做好送过来的。
等到午饭的时候,曹无忧是一点都不客气的请人传话喊了苗大升和杨柳过来帮忙。
至于一个瘸子和一个瞎子能不能做饭的问题,他是一点都不担心。杨柳做了几十年饭,只要不烧火大部分都没问题。
苗大升就更没什么问题了,厨房里能用到腿的活毕竟也不多。
午饭,晚饭,还有现在子夜的夜宵。
专门买的大盘和盆子,端上一大份儿一大份儿的饭菜。杨柳蒸了一大锅馒头,晚上加热一下,蓬松软绵看着就好吃。
苗大升炖了一大锅肉,舀进一个浅口的坛子就放上桌了。
大半夜的,米饭和面条都太过折腾。一筛子几十个馒头端过来,几个人够够的了。
“你们快吃,锅里还有一个汤马上就好。”
苗似锦瘫坐在板凳上,苗如意也没了多少力气。苗大升端了肉过来之后,拄着拐杖又往厨房走。
杨柳就站在厨房门口,一点过来的意思都没有。
“伯父伯母,快别忙活了。今天大家都累了一天,都过来吃上一口填饱肚子好去休息。”
曹无忧一句话,说的整个院子都安静下来了。他本人倒像是没察觉到一般,起身到厨房门口劝起来。“东西够多了,剩下的等下再忙也不着急。大家都忙了一整天了,伯父伯母也一起吃吧。”
苗大升去看苗如意,看见傻儿子也是一脸震惊的模样。倒是杨柳,被请了一下之后,就拉着苗大升的胳膊往院子里走。
“那就多谢东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