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爱卿如何看?”
右相还如往常一般镇定,可垂在袖子里的手却在隐隐发抖。
“启禀圣上,老臣认为这件事该彻查!”兵部老尚书收敛平日里乐呵呵的样子,跪地行礼道:“其一:南蛮虽外退三十里,但其心定是不甘屈居之下,若有人暗中与之勾结,于我大军不利,等南蛮休整归来,又将是一场恶战;其二,朝中有人与其勾结,所图不小,若是泄露我朝秘事,大厦倾覆可在瞬间。”
圣上闭上眼睛思索一会,捏了捏眉心看向左右两位丞相:“两位爱卿有何高见?”
陌相起身行礼回道:“臣认为尚书大人所言甚是,这件事需得查清,真则揪出幕后之人,斩断其联系,断绝南蛮侵袭;假则稳乱朝堂,避免有心之人掀起恐慌动摇我朝根基。”
左相起身行礼:“臣附议。”
韩词韩严萧安旭依次起身道:“臣附议。”
这件事本就没人敢说不是,圣上接到信件的当日就有太医出入,想必是信件内容惹的圣上发了怒,这群人都是人精,怎么会不按圣上的心意走?
裴寒忱亦起身附议。
圣上没有在早朝宣布这件事便是不想泄露此事,又派了他们几人估计是想暗查,裴寒忱暗暗思索如何在其中暗插一脚好将这件事顺利推下去。
“好,为防打草惊蛇,这件事便有劳萧爱卿了,朕赐你密令,朝野上下任你督察。”
给予无上的时候权利,便是召示着圣上对此事的重视。
萧安旭跪地领旨。
先是宋关,后是通敌叛国……如今的朝堂上是越来越乱了,萧安旭领完命令,犹豫一会又重新俯首道:“启禀圣上,此事事关国体,臣想要一个人。”
“但说无妨。”
“臣想要礼部少卿陌桥枫大人协助查案。”
圣上抬眸看着他。
“陌大人聪颖心细,在入朝前曾协助臣查破几起诡案,此事牵涉甚广……有陌大人从中协助方能尽快揪出幕后之人。”
裴寒忱看着前面跪着板板正正的人,心里门清:萧安旭是少有的朝中清流,不站任何队伍,只专心查案,这也是圣上叫他来的原因,可也因为他不站任何队伍,若是他查到什么蛛丝马迹难保不会有人要他的命,所以,他要拉拢一个背景让对手投鼠忌器,而站在圣上一边的陌府就是最好的选择,再加上陌桥枫确实能断案……一举两得。
倒是小看萧安旭了。
不过也是,他能凭一己之力做到大理寺少卿这个位置,也不只是会断案。
裴寒忱冷眼想到。
圣上听完,手指扣着桌面,不轻不重飘了一眼陌相,只见后者微微点点头。
“那便如此,调令明日就会颁布,天色已晚,都下去吧,陌相留下。”
众人依次撤出大殿,外面不知何时又飘起了雪花。
裴寒忱望着飘飘扬扬的天空,又侧头看了一眼房门紧闭的昭和殿,末了,撩起衣摆下了台阶。
“凛王爷!”萧安旭小跑着追上他。
“萧大人,何事?”裴寒忱满脸寒霜,冷漠看着他。
萧安旭被凛王爷冷冽的样子吓了一跳,而后摸了摸跳动的心脏,道:“凛王爷所说叛徒之事虽已编制为资料,可有些细节还是要麻烦凛王爷。”
“无妨,”裴寒忱慢悠悠带着他往宫门口走:“这是本王份内之事,只要萧大人需要,可随时传召本王。”
“传召不敢当,”萧安旭搓了搓手揣进袖子中,瞧见左右无人,低声说道:“太子殿下……是个奇人。”
“嗯?”
“桥枫的文采算是不错的,可下官有幸见过太子殿下的策论,当真是……无人可比。”
萧安旭边走边回忆,他曾有幸翻阅过前太子的书迹,无论是策论内容,还是字迹,都是自成一家,隐隐有些大家风范。
“其实此事就算圣上不下令,下官也想查个清楚,大理寺这一部本就是断冤屈,还清白。”
裴寒忱没有回话,面上如寒霜,映衬着风雪。
萧安旭见此还想再说些什么,就被裴寒忱打断了:“萧大人不必试探本王,不管你信不信,本王比你们任何人都想揪出这个幕后黑手。”
萧安旭一噎。
这凛王倒不像别人所说的只是会打仗的草包。
冷静,自持,他明明可以装作不懂继续跟自己周旋下去,可他偏偏点破,甚至不惜暴露自己并非世人想象的那般是个莽夫。
看来他是真的在乎这件事,本以为生在皇家,兄友弟恭都是装作给外人看的,如今瞧见先太子与凛王却是不然。
同时,这算是示好,他拿出诚意向萧安旭证明,太子被害一事他不会暗中作梗。
萧安旭站定,恭敬向裴寒忱行礼:“凛王爷恕罪,王爷所言下官必将铭记在心。”
裴寒忱随意摆摆手,揣着袖子毫不在意:“不必如此,本王说过了,这件事本王会全力配合,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能帮上门,凛王府的大门你随便进。”
“那感情好。”萧安旭追上他,“下官刚刚说的是真的,当年那件事,下官一直想查清楚。”
“嗯。”裴寒忱点点头。
萧安旭看着那人冷静的侧颜,突然想起凛王助他查宋关一案时,说的那句“还是之前那一件”是什么意思了,竟是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