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过后天也快亮了,海赫烜让瓜神躲进绿珠里,自己沿着林道往下坡的方向走。太阳升起之后陆续有人出来劳作,林道上也渐渐有人往来。
他找路过的乡民问清方向,很快就来到树林外的村庄。从村庄向西眺望可以看到闻家庄的大门,之前住在里面不曾察觉,整座山庄竟然占据了半个山丘。
指路的乡民也告诉他附近村镇大多是闻家的产业,家族势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因为之前仓促离开,他并不清楚闻家人如今对自己是什么态度,倘若闻中正在他离开之后加油添醋编造些什么,也难保其他人不改变态度。仔细思量之后他加快了脚步,苏枋信中的内容也只能将来再做打算。
换做以前他必然不会如此谨小慎微疑神疑鬼,但被信赖之人背弃的教训历历在目,他已经无法轻易相信他人。
不过比起之前心如死灰和闻中明一起回家,眼下独自游走乡间已经舒心许多,耳边时不时传来虫鸣鸟叫,步伐都轻快起来。一口气走到中午,看见路边茶摊,才觉得有些疲乏。
因为身上银钱有限,他没有坐到茶摊,而是向前几步来到一片树荫下,和几位乘凉的老伯借了一块地方坐下休息。
闲聊间他得知几位老伯都住在附近,其中有一位早些年曾在云暮峰附近谋生,于是借机攀谈起来,顺便问清路途。
几位老者见他谦恭有礼,也乐于多聊几句,大家相谈甚欢之际,茶摊那边却传来喧哗。
只见两个身穿剑门道袍的男子正和一个挎着竹篮的少年在茶摊对峙,双方像是在争执些什么。
“唉,又是这些个道士!”身边老者愤恨地叹气。
事关剑门声誉,他还是无法置之不理:“老人家,这些道士是不是做过什么?”
一听他问起,老者忍不住抱怨道:“别提了,最近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和尚道士,打着除妖的名头招摇撞骗,今天抢只羊,转天抱只鸡,闹得十里八乡不得安宁。”
另一位老者也附和道:“拿些家畜还算手下留情了,有些连桌椅水缸都不放过,前几天隔壁庄上的屠户还被抢了个猪头走,我就不信一头没了全尸的猪还能成精!”
海赫烜震惊不已:“这些人如此无法无天,官府也不管吗?”
老者无奈道:“官府不是不管而是没办法管,一来这些人只拿东西不拿钱,而且一批人拿完就跑,再来的又是另一批人;二来听说闻家确实和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家打过招呼,好像在追查什么妖怪。”
旁边的老者接话道:“可是这些坑蒙拐骗的假和尚假道士哪敢去大户人家,都是找我们这些贫苦百姓欺负。”
他听到这里也是气愤不已,还想问些详情,茶摊那边又有了变故。少年被两个道士推搡在地,竹筐里的饼子散落得到处都是,少年气愤地扑向道士,却被对方一脚踹翻。
眼看两个道士还要踢打少年,他赶紧起身制止:“住手!”
道士闻言转过身来,一脸不屑打量他:“你算什么东西,敢招惹我们剑门弟子?”
海赫烜暗自冷笑,这两人转身的时候就已经露出破绽,真正剑门弟子的腰带上都有独特刺绣,不同长老的刺绣纹样也不尽相同。闻中明的师父九皋长老,对应的纹样是白鹤;苏枋是掌门弟子,对应的纹样是剑柄;师父虽然只有他这一个徒弟,自己的腰带上也有不同于其他弟子的火云纹样。
而眼前这两个所谓的“剑门弟子”,别说腰带上的纹样,就连腰带和道袍都不成一套,一看就是假扮。
两个假弟子见他不语,态度更加嚣张:“怎么,怕了吧?识相的赶紧滚,不然连你一起揍!”
“怕倒是不至于,我在剑门有些熟人,不知二位是哪位长老的高徒?”
二人听说他认识剑门的人立刻显出心虚,不过对了对眼神又虚张声势道:“正是大名鼎鼎的天霞长老!你有本事认识吗!”
扯谎竟然扯到师父身上,他越发觉得可笑:“天霞长老只有一个弟子,你们之中若有一个是真的,那另一个就必定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