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一叶涟漪 > 第99章 实也集团

第99章 实也集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实也集团

叶凡向来拥有高度敏感的性格特质,对于周边的各种人和事,其细节的触觉敏锐到了近乎极致的程度。他仿佛拥有一双能够洞察一切细微之处的慧眼,任何蛛丝马迹都难以逃脱他的感知。这种极度敏锐的感知力,使得他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迅速捕捉到他人情绪的微妙变化,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也能更早地察觉到潜在的危机和机遇。

这种性格特质体现在外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他那超乎寻常的好奇心。叶凡的好奇心犹如永不熄灭的火焰,驱使着他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寻求更多的知识和答案。

此时此刻,叶凡在努力解决自身心情问题的同时,心中也对姚华那两次上高楼寻求短剑的事满怀好奇。姚华的这两次异常举动,在叶凡的脑海中不断盘旋,他不禁反复思索:姚华究竟遭遇了何种困境,才会让他两次做出如此极端的选择?是工作上的巨大压力,还是感情生活中的严重挫折?亦或是家庭内部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叶凡试图从姚华平日的言行举止中寻找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揭示真相的细节。他深知,只有深入了解姚华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理解这两次令人震惊的事件背后的缘由。

“你知道我现在为什么活的这么差么?”姚华缓缓地说出这句话,虽然他一直低着头,但从其面部不断活动的肌肉,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他说出这句话时是何等的吃力。他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无奈和迷茫,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沉重的负担。

叶凡静静地站在一旁,并没有接他这句话。叶凡深知此刻打断他,可能会扰乱他的思绪,影响他后续的表达。叶凡怀着耐心和期待,希望姚华能够总结好语言,将真正的原因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

“其实我上小学时过得挺好的,你妈不是在旅游街开店么?我小时候我爷爷经常带我去那里玩的,很开心的。”姚华的声音微微颤抖,回忆起那段美好的时光,眼神中闪过一丝久违的光亮。那时候,旅游街充满了热闹与欢乐,他跟着爷爷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周围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爷爷温暖的大手牵着他,给他买各种新奇的小玩意儿,带他品尝街边美味的小吃。那是他童年里最无忧无虑、最幸福的时光。然而,与那段美好的过去相比,如今的生活显得如此暗淡和艰难,这巨大的反差让姚华心中满是苦涩和感慨。

“嗯,我小时候也经常去那,也是爷爷带着我去,还给我在那买过一根金箍棒…”叶凡赶忙搭话道。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仿佛那根金箍棒此刻就握在手中。“那金箍棒做得可精致啦,上面的花纹栩栩如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自己就像孙悟空一样威风凛凛。”叶凡继续描述着,声音里充满了童真的喜悦。

“那后来呢?”叶凡急切地问道,目光紧紧地盯着姚华,心中满是好奇与期待。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在那段美好的回忆之后,姚华的生活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才导致他如今这般对生活充满了无奈和困惑。

“后来……”姚华一脸认真地讲着。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凝重,仿佛思绪已经穿越回了那段充满波折的岁月。他微微皱起眉头,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沉重,似乎接下来要讲述的故事充满了艰辛与不易。

后来,姚华的父亲下岗了,自此,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概是在九十年代初或者中后期吧?那个特殊的年代,众多人都面临着下岗的困境。就如同浪潮一般,席卷了无数家庭的安稳与平静。

那个时期,叶凡的父亲倒是赶上过下岗的风潮,然而幸运的是,在下岗前家里就已经开始在旅游街做起了买卖。凭借着这份生意,家里的收入还算稳定,能够维持日常的开销和生活的运转。

叶凡在 2003 年那会儿经历了初恋的涟漪,他初恋女友的母亲也在那个年头儿下岗了。为了谋求生计,她母亲开了那家位于街角儿的饺子馆。凭借着独特的口味和热情的服务,饺子馆的生意还算红火,收入也能够有所保证。

环顾四周,周围人的父母也大多有此相似的经历。有的摆起了小摊,贩卖着各种生活用品;有的凭借着一技之长,做起了维修的工作;还有的投身于餐饮行业,开起了小小的饭馆。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大部分人都能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智慧,做到自摸生路,在生活的浪潮中顽强地前行,努力为家庭撑起一片遮风挡雨的天空。

可姚华的父亲姚富赫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了。十六岁时,刚刚初中毕业的他满心期待着能够被分配到国营大厂里去做工人。在那个年代,成为国营大厂的工人,不仅意味着稳定的收入和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更是一种荣耀和自豪的象征。

然而,事与愿违,尽管他心怀憧憬,可在其父亲的“运作”下,他最终只进了内海饭店当服务员。要知道,现在的内海饭店那可是声名远扬,普通人想进都难如登天的工作场所。但在当年,这伺候人吃饭的差事可远远不如国营大厂的工人吃香。

姚富赫进了内海饭店之后,那表现简直是吊儿郎当,什么活儿都不好好干啊!工作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对于分配给他的任务,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完全没有一点责任心和敬业精神。那时候还是体制饭店,经理虽然对他满心的腻歪和不满,可却辞不了他,即便心里对他厌恶至极,也只能无奈地由着他这般肆意妄为。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一切可就截然不同了。市场经济的浪潮汹涌而来,饭店也开始自负盈亏,不再有过去那种旱涝保收的安逸。经理果断地承包了这家国营饭店,为了饭店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精简人员,提高效率。而下岗名单里第一个赫然就是姚富赫。这时候,姚富赫慌了神,四处求人说情,妄图保住自己的工作。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下岗就是下岗,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要我说啊,这姚富赫也是活该!这么多年来,他可没少折腾经理,把经理气得够呛。如今形势变了,经理自然不会再容忍他,不把他弄走还能把谁弄走?他这完全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曾经的任性和散漫,最终让他尝到了苦果,失去了原本还算安稳的工作,也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了苦涩的伏笔。

一辈子都溜肩耍滑的姚富赫,在下岗之后,依旧没有丝毫的转变和向好的迹象。与此同时,与他一同下岗的媳妇倒是积极谋求出路,弄了一个野摊子,做起了摇元宵拿去售卖的小生意。这姚富赫一开始也跟着一起去了,可仅仅干了两天,就开始叫苦连天,说太累受不了,然后便拍拍屁股不去了。

不去倒也罢了,关键是他之前参与摇元宵的那两天,状况百出。先不说他摇出的元宵个头大小参差不齐,放在一边,就没有一个是完好无损不裂开口子的。别人摇出的元宵圆润饱满,卖相极佳,而他弄的元宵简直是惨不忍睹。他媳妇看着那些裂了的元宵,又气又无奈,数落他几句,他还振振有词地反驳,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这样,媳妇只能独自承担起这个小生意的所有辛苦和压力,而姚富赫则继续过着他那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的日子。

这姚富赫在家里一待着,可就彻底坏了事。整天无所事事,就这么浑浑噩噩地度日,仅仅一碗面、一杯酒就能让他混过一天。虽说他在吃喝上花不了多少钱,可造成的负面影响作用倒是挺大的。

他喝的那点儿酒,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瞬间就能转化成令人胆寒的暴力。刚刚辛苦摇完元宵的媳妇,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还有下学归来的姚华,本就满心期待着家庭的温暖与安宁,却不成想成了姚富赫宣泄情绪的活靶子。

姚富赫一旦发起酒疯,那是毫无理智可言,摔东西、骂人,甚至动手打人,整个家里被他搅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姚华和他妈妈为了躲避姚富赫的暴力,常常只能深夜回家,小心翼翼地观察,确定他酒劲儿过了、睡着了,才敢进门,感觉这样才能获得暂时的安全。

姚富赫的这种行为,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越没本事的人越爱发怒。他没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困境,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挫折,只能通过这种极端且恶劣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无能。这种人,往往在现实中越是软弱无能,在家庭中就越是蛮横无理,把自己的家人当成了情绪的垃圾桶,却从未想过要去努力、去担当,实在是可悲又可叹。

在那些漫长而艰难的岁月里,姚华和他的母亲遭受了数不清的殴打与折磨。这个家,哪里还有家应有的温馨与和睦的样子?简直就是充满恐惧和痛苦的地狱。

在这样暗无天日的环境中,姚华从内心深处萌生出了自杀的念头。那种绝望和无助,如同沉重的枷锁,紧紧束缚着他年轻的心灵。他曾两次爬上高楼,双脚颤抖地站在边缘,望着楼下的世界,内心充满了挣扎和矛盾。最终,对死亡的恐惧还是战胜了逃离痛苦的渴望,他两次都没敢跳下去。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