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一叶涟漪 > 第95章 生育困境

第95章 生育困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那漫长的一整天里,叶凡的外在状态看上去似乎的确是不错的,然而,这仅仅只是貌似而已。要知道,这样的他,绝非真实的他。从小到大,叶凡一直都是个性格外向、情感热烈的人。他从来不曾有过这般独自度过一整天的经历。

在他过往的岁月中,心事向来都是毫无保留地与那些最为要好的朋友去分享、去抒发。他根本就没有那种把痛苦深埋在心底,独自默默承受的习惯。因为对于叶凡而言,朋友就是他心灵的避风港,是他可以毫无顾忌倾诉的对象。

就这样,已经竭力佯装着平静度过了整整一天的叶凡,在傍晚那逐渐黯淡的天色中,情绪却突然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崩塌了。“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他的嘴里不停地反复念叨着这句话。他的嘴唇机械般地开合着,却几乎不见发出声音,那模样十分诡异。这奇怪的举动,很像爷爷生前听着电匣子唱京剧时入迷的样子。爷爷会微微闭着眼睛,嘴巴轻轻蠕动,仿佛在跟着哼唱,又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此刻的叶凡,内心犹如被千万根针刺着,难受至极。他明明知道自己很难受,却又告诉自己不能难受,因为他不想让自己就这么被难受给折磨死。而且,他也不能死,绝对不能!在这极度痛苦和混乱的时刻,一个熟悉的老方法从他心底冒了出来,那就是找人聊天,不停地与人交流。就像以往每次遇到困境时一样,他相信通过与人的沟通和倾诉,能够让自己从这无尽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他缓缓地拿起手机,目光紧紧地盯着屏幕,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手微微颤抖着,仿佛那小小的手机有千斤重。他在心中反复思量着,究竟要不要拨通这个电话。

然而,仅仅片刻之后,他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笃定地选择了屈奋进的号码。接着,他深吸一口气,手指用力按下了那绿色的拨号键。

在电话接通之前的那短短几秒,他的心跳急速加快,每一次跳动都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紧张与期待。

嘟嘟几声后,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喂!叶凡,什么事儿?”这声音带着几分疑惑和关切,仿佛已经猜到了叶凡在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叶凡最初与屈奋进相识,那是在美术中学开学的日子,时间回溯到 1998 年的 9 月份。岁月悠悠,细细算来,至今已然过去了整整 16 个年头。

在那个充满希望与憧憬的开学季,阳光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当时,在同学们的眼中,张彼得总是和叶凡如影随形,关系极为亲密。相比之下,屈奋进和叶凡之间的关系似乎不那么亲近,也不显得疏远,甚至还存在着那么一点儿竞争的意味。

不过,叶凡每次遭遇困难的时候,张彼得虽说总是陪伴在旁,但其那个“半桶水”的脑子,最多也就是好言相劝几句,却难以给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然而,屈奋进却截然不同。从最初相识时,他就热心地带着叶凡去教学楼认路,让初来乍到的叶凡不至于在偌大的校园中迷失方向。再到军训那段艰苦的时光,一个行军壶的帮助,让叶凡在酷热与疲惫中感受到了难得的清凉与慰藉。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在高中毕业时,叶凡和涟漪意外失散,那时候的叶凡心急如焚、不知所措。而屈奋进,凭借着自己班长的身份,不辞辛劳,倾尽全力帮助叶凡找到了涟漪。

这些往事虽然已经过去许多年,而且后来屈奋进去北京工作之后,与叶凡的联系也逐渐变得稀少。但在叶凡自己陷入抑郁的艰难时刻,他脑海中第一个能够想起的人,依旧是屈奋进。这一通电话所承载的意义重大,那就是期望屈奋进能够再次对自己伸出援手,拯救自己那颗几近破碎的心。

这通意义非凡的电话,是叶凡站立在内海大学里那最为广阔的湖边拨打出去的。这个湖,堪称内海大学的一处标志性景观。

这里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轻柔地垂落在湖面,宛如大自然精心描绘的一幅优美画卷。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宁静而深沉,几乎看不到一丝涟漪。在旁人看来,这样的地方,倒像是那些因想不开而选择跳下去终结生命的绝佳场所。

但叶凡绝非是为了自杀而来此地的。他之所以选择站在这个湖边打电话,主要是因为这里此时的风景,与他当下坠入低谷、无比沉重的心情,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吻合。

这湖边的宁静,与叶凡内心的波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出他此刻情绪的起伏和对解脱的渴望。

他在电话里坦诚地把自己想要孩子的事儿和盘托出,本以为会得到一些寻常的回应,没想到却收获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故事。

那是在前几年的时候,屈奋进竟然从街心公园那熙熙攘攘的相亲市场上意外地捡到了一个媳妇儿。在结婚之前,他把叶凡和张彼得叫了过去。起初,叶凡和张彼得都满心以为是去参观新房,怀揣着满心的期待和祝福前往。

可万万没想到,到了地方才发现,他们被叫来并非是为了参观新房,而是被拉来充当两个苦力帮忙搬东西。本来就对屈奋进的行事风格有些不满的张彼得,这次更是被彻底激怒了,他忍不住抱怨道:“来这么一趟,咱们不仅给他带来了礼物,饭也没请咱吃一顿,就白给他干了整整一天的活儿,他妈这是拿我当他们家‘车把式’了么?”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愤怒和委屈。

叶凡听了张彼得的牢骚后,只能无奈地笑笑。他心里明白,发牢骚又能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呢?屈奋进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习惯,大大咧咧,不太注重这些人情世故的细节。

从历史的层面来看,他们兄弟之间的这种相处模式或许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在过去的岁月中,类似的情况可能已经多次出现。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会因为朋友之间的熟悉和亲近而忽略了一些应有的礼节和尊重,从而引发不满和矛盾。但真正的友情,有时又能够在这些小摩擦中得以维系和巩固。

就像叶凡和张彼得这亲如手足的兄弟俩,在与屈奋进的交往中,每次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他设下的“小圈套”。每一次上当之后,他们或许会在当时气愤不已,信誓旦旦地表示绝不会再重蹈覆辙。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却又被抛诸脑后。等到下一次,他们依旧会毫无防备地再次上了屈奋进的当。

这种循环往复的模式,仿佛已经成为了他们之间一种独特且难以打破的相处方式。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显得有些荒唐和无奈,但实际上,却也蕴含着一份别样的默契和包容。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看更多好书 离线下载 无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