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一叶涟漪 > 第52章 酒后失态

第52章 酒后失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酒后失态

叶凡在那所名不见经传的民办大学上专科二年级时,就因其出众的才华和积极的态度,被班级辅导员慧眼识珠举荐到了院里。那时候,院里正热火朝天地筹备校刊,这无疑是一项艰巨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叶凡凭借着扎实的文字功底、独特的创意以及对校园文化的深刻理解,竟然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地成为了校报主编。

学校为了支持叶凡的工作,特意给了他一间屋子作为办公之用。这间屋子起初布置简单,只有一张陈旧的书桌和几把略显摇晃的椅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逐渐堆满了各种资料和稿件,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可没想到的是,这间屋子后来竟成了他们班那些男男女女“鬼混”的地方。每逢课余时间,总有一群同学嘻嘻哈哈地涌进这间屋子,或是打闹嬉戏,或是悄悄说着情话。当然,对于这些事情,叶凡不想管,更不会过问。毕竟都是同学,大家正处于青春洋溢的年纪,谁还不搞个对象啊。在叶凡看来,这也是青春岁月里再正常不过的一种情感表达和交流方式。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青春期的年轻人对于情感的探索和追求是一种本能的需求,而在大学校园这样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这种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

有了那间专属的办公室后,叶凡便满怀激情地开始在那里纳新。当时的场景可谓热闹非凡,众多怀揣着梦想与期待的学弟学妹们纷至沓来。在众多报名者中,有几个比他低一年级的学生成功加入。

这几个人里几乎没有一个是男的,这倒也不难理解。毕竟,男同学们大都活跃在操场和体育馆里,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荷尔蒙和汗液。他们的每一天,仿佛都被运动填满,除了在篮球场上激烈地角逐,就是在体育馆内尽情地释放能量。他们在球场上奔跑、跳跃,尽情展现着青春的活力与激情,似乎那才是他们释放压力、展现自我的舞台。

而又有谁会像叶凡一样,心甘情愿地躲在这么寂静的办公室里,对着几台略显陈旧的电脑,全神贯注地编校报呢?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个体对于校园生活方式的选择。在传统观念中,男性可能更倾向于通过体育竞技来展现自己的魅力和实力。然而,叶凡却选择了以文字和编辑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

叶凡郑重地在笔记本上仔细记下了那几个新人的名字,至于她们的外型,就只能凭借记忆深深地印在脑子里了。

那个身形“大码”的女生叫田嘉,她有着爽朗的笑容和热情的性格。旁边坐着的那个体型如企鹅一般的女生叫晶晶,她总是带着几分俏皮和灵动。

而她俩隔壁坐着的这两个女生倒是令他印象尤为深刻。一个叫张俪,只见她穿着到膝盖的黑色靴子,浅棕色的线衣外披着一身黑色风衣,走起路来身姿飒飒的,那一瞬间,叶凡的第一感觉就想起当时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双响炮》里的薛佳凝,剧里叫“哈妹”。张俪那自信洒脱的气质,仿佛自带光芒,让人难以忽视。

另一个女生和她坐得很近,说话慢条斯理的,一头染得很自然的黄发,柔顺地垂落在肩头。她文文气气不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安静得宛如一幅优美的画卷。从她的外形来看,酷似蔡依林,当叶凡怀着好奇问她叫什么名字时,她用她特有的那种慢而温柔的语气回答道,“我叫芮珺”。那声音仿佛春风拂过湖面,轻柔而又令人心生温暖。

只是一次迎新而已,叶凡其实并没有充分准备好要跟她们具体讲些什么。他的内心还处于一种稍显迷茫的状态,对于如何开展后续的工作,尚未形成清晰的思路。

只是仓促地让大家准备一下,为了能让第一期校报成功发行,他要求她们回去熟悉一下采访的流程和技巧,深入了解编辑工作的要点,并且临时抱佛脚地集中学习一下排版软件 Pagemaker。然而,他自己也清楚,这样匆忙的安排或许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眼下也只能如此。

就这样,校报编辑部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就这么草草地结束了。叶凡的心里多少有些无奈和失落,他深知这样的开端并不完美,但也只能寄希望于后续的努力能够弥补。

接下来的时间,叶凡准备回宿舍里休息。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涟漪的身影,想着给涟漪打个电话试试,说不准恰巧赶上她没事,还可以约上去杨镇街里遛上一圈。如果真能如此,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他在心里盘算着,自己这次一定多带一些钱,去那家心仪已久的银店里去看看,说不定能为涟漪挑选一件精致的小礼物。至于这间办公室,散会后就留给那些愿意“私会”的鸳鸯们吧?

谁知道他刚迈出教学楼那宽敞的大门,就被一个女生不由分说地拦住了去路。叶凡疑惑地上下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女生,发现自己从来也没见过她。起初,叶凡本以为她是一位初来乍到、充满朝气的大一新生。

可她一张嘴,那清脆而又果断的声音便传入叶凡的耳中,“同学,我告诉你,我可不是什么大一新生,我是大三的学姐,并且还是话剧社的社长呢!”她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热情,接着说道,“同学,我看你外形挺好的,来参加我们话剧社,演演话剧吧?”

叶凡轻轻地摆了摆手,双唇紧闭,没有说话。他在心里暗自思忖着,自己好歹也是堂堂校报的总编辑,和你这位话剧社社长怎么也算是平级,自己若是去社里给你当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那成何体统啊?这种想法在他的脑海中坚定地扎根,让他毫不犹豫地婉拒了去话剧社的邀请。

虽然叶凡婉拒了加入话剧社,但之后这位学姐为了通过校报来宣传她精心筹备的话剧,和叶凡的交集还算颇多。在一次次的交流与合作中,他们逐渐消除了彼此之间最初的陌生感,一来二去的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朋友。

他们在杨镇开发区上学,每个周五下午,当校园里弥漫着归家的渴望时,他们都要坐 611 路长途公交回家。涟漪和叶凡的学校虽然相距不过三公里,并且也是搭乘 611 路回家,但不知为何,她却从未和叶凡一起同乘。所以,每次回家叶凡总会找一些同学作为“车搭子”一起踏上归途,其中一次就是这个话剧社的学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