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反驳道:“话不能这么说!当初截杀车队的确实是皇后一族,队伍里的太子妃和皇太孙都死于他们之手,当然现在知道那两个是假冒的。但若无他们的截杀,太子妃也不用带着您单独行动,就不会遇到马匪和溃逃的西戎兵,太子妃和亲卫长就不会死。”
女人:“亲卫长也死了?”
影子:“当初他拼着最后一口气带着太子妃的尸身与亲卫队汇合,人从马上栽下来当场就没了生息。殿下归京后重审当事人,亲卫队承认用真太子妃替换了假的替身,但他们找不到真的皇太孙,最后用死掉的冒牌货冒充了真的,反正婴儿长得都差不多。”
丰果:“我还是觉得爹娘的死与皇后奶奶无关。她是想杀我爹娘,却误杀了别人,升堂论罪也是她害死别人的官司。至于我爹娘,一个是意外一个真凶是马匪,与旁人无关。”
影子惊了:“殿下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酸秀才:“律法上写的很清楚,误杀他人论罪当诛。但两起凶案有着各自的受害者和凶手,不能混为一谈。”
影子:“你们觉得陛下也会和你们一样想法?!”
丰穗:“律法说各论各的,皇帝爷爷不承认不守法,谁也管不了他。”
丰果:“我知道我知道!兔子逃离虎口又入狼窝,这口肉谁吃到算谁的。”
影子眼前一黑,这都什么跟什么呀!殿下怎么能用兔子作比亲生爹娘?和这些人掰扯不明白,影子决定带着女人回京,亲自交由陛下定夺。皇太孙这边还算安全,影子将带来的手下留在皇太孙身边。
春闱将近,酸秀才也要回京赶考,影子无奈又多了个累赘。皇太孙和郡主则留下帮着各村把地种完,再晚恐要耽误今年的收成。族长从祠堂后边的狗洞里掏出两袋麦种,这是他离开前藏进去的,果然没有叛军愿意掏狗洞,东西得以保存下来。
在亲卫队的帮助下,各村团结起来,郡守派来府兵,将军派来士兵,众人齐上阵别管是谁家地先种上再说。
陆陆续续有北上的村民放心不下族人和田产跑回村里,各村族长统计人数,每个村都损失了不少族人。年长的老人几乎死绝,成年人和孩子也损失了许多,有些死于与灾民和匪徒的冲突中,有些则是病死在路上。
刘家村损失了小一半人,春耕过后族长组织族人集体祭拜死去的亲人。分不清坑里埋的是谁,族长请人做了一块大碑,把所有确定去世的人的名字都写上去。
祭拜过后,村民们的生活恢复从前,丰穗丰果带着亲卫队回京,离京两月皇帝催的紧。回京第一个好消息酸秀才中了,殿试被皇帝钦点为头名状元郎。皇帝直白的告诉酸秀才,这个状元是看在郡主的面子给的,只有状元郎才配娶郡主。
等丰穗回京,皇帝问过丰穗的意思,下旨给两人赐婚。两人开开心心办了婚礼,皇帝、太子、皇太孙三人亲自到场观礼。满京城都知道今年的状元郎命特别好,结识郡主于微时早早许下终身,破落的孙家搭上皇室要一飞冲天了。
皇帝将刘家村所在一整个县作为丰穗的封地,奖赏她帮助农民恢复生产有功。县里官员从上到下官升一级,郡守被调回京中成了京官。空出的位置任命酸秀才顶上,别人第一次下放都是知县,酸秀才一上任就是郡守。
至于婢女带回来的真相,皇帝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等丰果回来祖孙二人好好谈了一次。影子将当初的原话复述给皇帝,皇帝想知道孙子到底是什么想法,对他亲生爹娘的死没有半点伤感?
丰果不会说谎:“我没见过他们,突然知道他们的事就像听别人的故事。我应该是伤心的吧……但没有娘病死时的万分之一。”
丰果说的是农村的娘,皇帝沉默了。孙子对昊儿夫妻没感情,表现的像局外人并不怪孩子。皇帝决定多给孙子讲爹娘的故事,培养皇室子孙身份认同感,不要总当自己是农村孩子。
皇帝:“果果为什么觉得你娘的死与皇后无关?是她的家族派人不断截杀才有后边这么多事,你怎么能不怪她?”
丰果:“他们杀了假冒的娘和我,有很多护卫因此丧命,他们被诛三族已经得到应有的惩罚,要恨也是被他们害死的人恨。我亲娘是被马匪所杀,反倒是这群马匪这么多年一直逍遥的活着,我咒他们断子绝孙生儿子没腚眼,百病缠身早点死翘翘!”
!!!这孩子是这种逻辑?丰果离开后皇帝想了很久,慢慢接受了孙子的说法。皇后全族为他们做的恶事偿命,朕没有做错!至于那些马匪,不知道当初儿媳遭遇的是哪一支,就全剿灭了吧,全当为民除害!
想通这些,皇帝乐呵呵去找皇后,将当年的真相讲给皇后听。皇后气炸了,质问皇帝冤死自己三族拿什么来赔?!
皇帝笑了:“罪状上罗列的罪名哪一项是冤哪一项有错?若不是你父亲通敌叛国勾连西戎,怎么可能被连破三城生灵涂炭!为迫昊儿领兵出征,做下此等天理难容的恶事,朕诛你三族何错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