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姨听完两个孩子的诉求思考了很久:“做吃的需要工具,你俩有什么工具?”
两人面面相觑,叶执懵懂茫然:“不知道有什么工具,您出主意,工具我们自己弄。”
电话另一端刘姨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通过免提清晰传进大家耳中。工作人员没忍住笑出了声,这俩孩子特别是叶执,鬼主意太多又菜又能闹。
刘姨:“小馄饨准备好馅料和面皮,包完煮熟就行,按照我给的配比调味非常简单。”
顾廷悦:“不行,又是馅又是面准备太麻烦,我要今晚就能卖,材料越单一越好。”
“材料单一……”刘姨嘴上念念有词:“鸡蛋仔,按配比调好面糊倒进模具做熟,你俩有鸡蛋仔锅子么?”
叶执:“额……不知道有没有锅子。”
手机里传出刘姨重重的叹气声,这回连叶执和顾廷悦都憋不住了,叶执笑着说:“难为刘姨了,您帮忙想想办法嘛~”
刘姨:“长这么大没做过一顿饭还非要卖小吃,不知道你俩咋想的。你们先看看手上有什么厨具,根据厨具决定做什么。”
挂掉电话超市也不逛了,赶紧回家找芳芳婶。赵家人正在卧室做娃娃,没想到两个孩子回来这么早,急忙开灯收拾东西:“回来啦?咱们今天不在家吃饭,去饭店吃。”
芳芳婶:“到家这么久,妈说今天找家大饭店吃顿好的。”
奶奶露出豁牙咧嘴笑:“奶奶有钱,奶奶请客!”
叶执:“大饭店就不去了,叔婶奶奶,我俩想体验摆摊卖小吃,你们要帮忙呀。”
赵家人怔怔的看着两人,芳芳婶表情怪怪的:“为什么想体验摆摊?”
叶执笑嘻嘻:“好玩呀,我盯家里小推车好几天了。”
“摆摊有什么好玩的。”赵家人面面相觑,武叔给两人找到了理由:“大概是节目安排。”
“大宝二宝不吃饭了?”奶奶心疼完孙子,转脸凶儿子儿媳:“孩子想去你们配合就是,哪那么多意见!”
有了奶奶的命令,芳芳婶问叶执:“你们想卖什么呀?”
叶执嬉皮笑脸理直气壮:“不知道呀,先看看家里有什么工具再决定吧。”
芳芳婶懂了,这就是两个孩子突发奇想闹着玩。芳芳婶翻开床上的被子和床垫床板,从床里拿东西。炸油香的大铁锅、特制勺子;鲷鱼烧、章鱼小丸子、鸡蛋汉堡、鸡蛋仔等各种模具锅;鸡蛋灌饼、烤冷面、铁板鱿鱼的大铁板;炒冰激凌的炒冰机等等。
乱七八糟摆了一大排,芳芳婶问呆在原地的两个孩子:“你们想卖什么,工具我都有。”
看着芳芳婶自信的表情,叶执突然有点难过:“这么多种您都做过?”
芳芳婶:“摆摊没有定式,什么流行什么好卖就卖什么,挣钱嘛。”
叶执给芳芳婶竖了两个大拇指:“论小吃摊您是专业的!”
“都是以前的事,不提了。”芳芳婶脸上笑的很开心,语气却带着淡淡的惆怅。
奶奶推了推儿媳:“别傻愣着,问问孩子想要怎么弄,你教教他们。”
“对对对。”芳芳婶回过神:“想做哪种,我都会。”
有了芳芳婶帮忙,又有刘姨根据两人的水平简化步骤,迅速敲定鸡蛋仔和鸡蛋汉堡两种。
有了方案全家人都行动起来,芳芳婶联系老供货商,送来一箱40斤320个鸡蛋。牛奶不方便临时进货,联系奶茶店老友买一桶。武叔安上假腿,先将停在家里两年没用的手推车清洁一遍,带上设备先行一步将小推车推到大路上。
奶奶不想在家等待,吵着闹着要跟去看小孙子摆摊。家里没有轮椅,以前奶奶去哪都是武叔背着,现在腿用不上力,不知道该怎么把老人弄出门。
顾廷悦主动走过去蹲在床前:“我背奶奶去车上。”
奶奶非常开心,灵活搂住顾廷悦脖子趴在背上。芳芳婶关心道:“起得来么?重不重?别累坏了孩子,要不妈别去了,在家等我们回来。”
奶奶把脸埋在顾廷悦颈窝,搂着人不松手,用沉默抵抗。
“不重。”顾廷悦轻松站起身,背着老人走出门,离开小区去停车场找节目组的车子。住进华安里两年,这是奶奶第一次出门,搂着大孙子老太太笑到合不拢嘴。将奶奶安置在节目组的车上,车队出发顾廷悦和武叔一起把小推车弄去小吃街。
家里还剩叶执和芳芳婶,两人负责采购原材料,重点是调味料。小区门口的小超市买各种酱料,鸡蛋仔需要的白糖、炼乳、巧克力酱、番茄酱,鸡蛋汉堡需要的辣椒粉、耗油、咖喱粉、五香粉等等。刘姨提供酱料配方,芳芳婶负责炒酱、调面糊、拌干料、打肉泥。
叶执跑前跑后打下手,将成本记录下来,金额越来越高,不知道能不能回本。两人带着配好的酱料和面糊,坐上另一辆节目组的车子前往小吃街。居家摄像在家里窝了四天,终于可以跟出门透气。
七点天色已经彻底黑下来,正是小吃街最热闹的时候,附近的学生和上班族都在小吃街上觅食。到了芳芳婶的主场,和沿途遇到的小摊贩打招呼热聊。
两年不见大家非常惊喜,简单聊几句话题就会转到叶执身上,叶执和身后的摄像实在太显眼。叔叔阿姨们都夸叶执长得好,送了好些吃的小礼物。走到自家小推车前,叶执手上食物越来越多,都是大家免费送的。
顾廷悦快步过来帮叶执拿东西:“买什么好吃的了?”
叶执:“不是买的,芳芳婶可受欢迎了认识好多人,都是熟悉的叔叔阿姨免费送的。顾老师饿不饿,选一样吃。”
都是送的?这得是跑了多少家,太夸张了。顾廷悦和叶执分吃一根巨大薯塔,将食物统统分给工作人员,大家都没吃晚饭,每人一份垫垫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