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富硒土壤种出来的土豆营养丰富又糯又面,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以当做配菜。洋芋锅巴饭、炕洋芋、炸洋芋、洋芋片炒腊肉、榨广椒炒洋芋片,喜欢吃土豆的人有口福了。
榨广椒是新鲜红辣椒加生姜、大蒜、花胶和盐,用刀剁成剁椒,拌入大量玉米粉,装入坛子发酵而成。是当地特色调味品,拿来炒菜有种独特的酸辣风味,非常开胃。当地人的菜品以酸辣为主,其中的酸主要是榨广椒的酸。
合渣也叫懒豆腐,出自当地最受欢迎的张关合渣店。所谓合渣是将豆子磨碎,不取浆,连浆带渣一起炖。名字中带渣,和豆渣却不是一个东西,是豆浆、豆腐、豆渣的混合体。
店家按人头收费,不知道李叔是怎么打包回来的,听说是跑回来拿了两个大砂锅,一锅合渣一锅洋芋炖土鸡。店家还给了泡萝卜、小鱼干、凉拌粉皮、土豆片等足足十多种小菜,全用饭盒装回来。合渣加小菜拌饭是一绝,厨房蒸了一大锅饭,全被大家拿来拌合渣吃了。
砂锅豆皮、炒豆皮、糊汤豆皮,东西端上桌还以为是炒面和汤面,吃到嘴里才知道不是一回事。
比较被大众熟知的是武汉豆皮,大米黄豆绿豆的混合米浆,用煎饼果子的方法加鸡蛋摊成饼皮。在饼皮上铺厚厚一层糯米饭,再铺一层臊子。臊子由猪肉丁、香菇丁、香干丁、冬笋丁、榨菜丁炒制而成。用饼包住糯米和臊子,用油将饼煎到金黄,切成方块即可食用。
恩施的豆皮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东西。纯米浆装进裱花袋,一圈圈挤在烧热的大铁锅中,熟了铲下来就是恩施的豆皮。绿色豆皮是米浆中加入绿豆,黄色豆皮是米浆中加入鸡蛋。做成的豆皮可以当做面条,炒着吃、炖着吃、凉拌着吃、做成汤面等等。
恩施的鱼很好吃,无关品种,只因当地环境和水质绝佳,养出的鱼肉质鲜嫩。一大条烤鱼端上桌,所有人都对鱼肉赞不绝口,只除了鱼刺太多,纷纷表示下次要点刺少的鱼。
土家酱香饼是非常流行的地方小吃,各地小吃街都很常见。苞谷粑粑包着粽叶以为是粽子,打开里面是混合了玉米浆的糯米粽。还有炸苞谷粑粑,一片一片炸得焦焦的带着油香。炸油香是油炸过的面坨里面包着鲜肉馅。
还有蕨粑炒肉、猪血豆腐、凉拌莼菜等等,很少有地方每一道菜都没见过没吃过,仿佛是完全不同的饮食体系。
所有菜中最不能接受的是油茶汤,字面意思,有油,有茶,有汤。油茶汤是一道咸口汤品,汤里有米粒、炸花生、炸土豆片,顶上飘着一层油花,最离谱里面加了大量茶叶。爱喝茶的不喝茶的,爱喝汤的不喝汤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小杜闭着眼睛一口闷,庆幸自己盛的不多。叶执闷头吃豆皮,尝都不想尝。妈妈和婷婷转手把自己分到的油茶汤倒进李叔碗里,李叔硬着头皮喝了。
顾廷悦半天憋出一句:“喝不懂。”
爸爸苦着脸砸吧嘴:“像刷锅水。”
莫女士给了爸爸一手肘:“别乱说,你让大家还怎么喝?”
吃完这顿饭,众人对恩施有了深刻的认知。大部分东西新奇好吃,个别几种新奇过了头,让人消受不起。总体来说满满的惊喜,非常满意。
刘姨被点燃了热情,她要找人把几道菜全学会,特别是榨广椒和腊蹄子。特意找到民宿里的婆婆,在女店主的帮助下,两人进行了友好的厨艺交流。
婆婆很热情的教刘姨怎么做榨广椒和腊肉。榨广椒还好,有辣椒有坛子会做剁椒就能做。腊肉是真的不行,腌肉阶段知道配比难度不大,熏肉乌烟瘴气城市里可没法操作。
女店主将刘姨带到腊味专卖店,不能自己做,买着吃也一样。很多饭店用量大,自己做不过来也都是在店里买的。专卖店的品类非常多,腊肉、腊排骨、腊蹄子、腊香肠、腊武昌鱼。肉也会分出多种不同部位,涵盖了市面上的所有腊味产品。
刘姨买了一批准备回民宿尝尝味道,顺便留了店家的联系方式,方便以后继续购买。
民宿允许自己做饭,今天是国庆节,刘姨准备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一下午都在采买食材跟店主一家交流厨艺,钱苗、汤兰和丁俊负责帮厨。别人也想帮忙被刘姨拒绝了,让大家出去玩,开饭再通知他们回来吃。
厨房里两大主厨,一位是民宿婆婆,刘姨买的腊味全交给婆婆料理,还做了一大锅鸡公煲。另一位主厨是刘姨,一边学习当地的腊味做法,一边弄自己的菜。叶执喜欢的红烧肉、大肘子、烧排骨等肉菜,照烧鸡腿肉、老鸭煲、河鱼炖豆腐等大众口味,还有大量海鲜。
休渔期结束,十月正是海鲜最肥的时候,刘姨让司机张哥用房车带过来一批海鲜。大闸蟹、梭子蟹、皮皮虾、鲍鱼、生蚝、竹蛏、鱿鱼、海兔子,还有一条大石斑。
其他人都跑出去玩,只有叶执和顾廷悦牵着团子跟着刘姨转来转去。醉氧的关系,叶执浑身懒洋洋的没有精神,不想玩只想偷吃。顾廷悦守着自家小朋友,跟着一起偷吃。团子不敢进厨房,守着饭盆趴在厨房门口,等着叶执分它好吃的。
刚煮熟没放盐的大肘子,叶执得到一条满是肉的大骨头,跟顾廷悦两人你一口我一口抱着啃,吃够了剩下的全给团子。顾廷悦嘴里嚼着叶执喂过来的肉,手上拿着全套拆蟹工具,将刚蒸熟大闸蟹的肉和膏弄进小碗里,攒够分量被叶执两三口吃干净。
宋叔震惊的看着两人一狗,特别是顾廷悦,这孩子以前最讲规矩,啥时候变这样了?!一定是被叶执带坏了,不止狗子坏毛病越来越多,人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