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到厦门的第一天,三个孩子王月莫名发烧住进双子塔。王月退烧后逛夜市吃小吃,最后陈曦躺在酒店床上对着手机发呆结束。
此时远在上海的陈曦爸妈得到孩子失踪的消息,纷纷丢下工作连夜买机票赶回家。他们打不通陈曦的手机,提心吊胆等待“绑匪”的电话,希望警察和学校能带来好消息。
夫妻俩一整晚都坐在空旷的客厅里,焦急、煎熬、不知所措。两人都沉默着不说话,脑子里思绪混乱,总忍不住往不好的方向想,祈祷儿子平安无事。将两边一起播出,孩子们没心没肺呼呼大睡,家长们备受煎熬一夜仿佛老了许多。
毕导把两边对比着摆在同一画面,是想告诉观众不要离家出走,不要闹失踪。虽然毕导在拍孩子离家出走找寻救赎,但他不提倡这种行为。
毕导想告诉大家,不管不顾也许很爽,却会让爱你的人替你担心。让那些有类似想法的孩子看看,家人们在你不知道的时候经历了什么。毕导希望陈曦可以更信任父母一些,主动寻求帮助,将遇到的事告诉家人而不是一个人扛着。
厦门第二天,生物钟让陈曦早早醒来。陈曦先走到王月床边,探手摸了摸王月额头,看她体温是否正常。
陈曦不习惯做这种事摸不出区别,歪着脑袋一会儿摸自己额头一会儿摸王月额头,表情特别认真的来回试了好几次。大概觉得王月没什么事,陈曦看了看窗外的天气,转身进浴室洗漱。路过王阳顺手摸一把王阳额头,再摸摸自己额头,好像都差不多。
等陈曦从浴室出来,王月正在王阳床上蹦蹦跳跳:“哥~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
陈曦:“你这么早就醒了?”
王月:“我是被陈曦哥哥摸脑袋摸醒的!我没事了,咱们出去玩吧,阳阳哥快起床!”
王阳努力睁开眼睛:“几点……才六点?!我的天啊,你俩都不困吗?”
陈曦有点尴尬:“我习惯早起,不好意思吵醒你们。”
王月用力跳跳跳:“是哥太懒了,外面天气这么好,你怎么能睡得着!快起床!”
王阳坐起来:“醒了醒了,别蹦了小祖宗。”
三人洗漱完退房离开酒店,还不到七点路上人不多。找一家早餐店,吃面线糊和麦奶花生汤,一人一个豆包粿。
拍摄时叶执很喜欢花生汤,和他常喝的可可奶属于同一味型,喝了一大碗。叶执越发觉得厦门好,无论是食物还是环境,太适合自己了。这顿早饭大家吃的很认真,接下来没有吃东西的戏,全靠早饭撑一天。
吃完早饭,陈曦找到一家药房,在两兄妹疑惑的目光中买了一只额温枪。陈曦拿到额温枪对着王月额头就是一下,显示36.8℃体温正常。
紧接着陈曦又测了王阳和自己,对显示数字非常满意。陈曦掂了掂手上额温枪:“还是这东西方便,全员健康,走吧,去坐缆车。”
陈曦的行为太出人意料,两兄妹直接愣在当场。王月捂着脑门傻呆呆看着陈曦,又紧张的转头看向哥哥。王月心情很复杂,扁了扁嘴表情要哭不哭。
王阳看着陈曦摆弄额温枪,努力扯起嘴角拉上妹妹:“温度正常,咱们去坐缆车。”
三人走出药房,王月已经整理好心情,笑着对陈曦说:“谢谢陈曦哥哥给我买额温枪,我生病让你担心了。”
陈曦收好额温枪:“用工具比用手摸准确,这有什么好谢的。”
从酒店醒来摸额头和买额温枪,都是毕导新加的扉页。这一系列动作在陈曦来说只是方便检测同伴健康,非常实际的方法没有多余想法。看在两兄妹和观众眼中,陈曦表面冷冰冰,行为本身却非常温暖。
陈曦的行为让两兄妹很感动,他们越发确定陈曦是个很好的人。那句“全员健康”,听在王阳王月耳中又很不是滋味。王月有瞬间的情绪破防,第一时间扭头找哥哥,眼中是满满的无助和委屈。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王阳笑的很灿烂,他想让妹妹抛开烦恼开开心心的玩。王阳努力笑着,他的笑容却透着掩不住的苦涩。
这处表演要让敏锐的观众能够隐约捕捉到异常,又不会太直白明显。王月的一系列表情变化和王阳的苦涩笑容,毕导反反复复拍了十几次,要求情感表达要非常细腻准确且内敛。
这段戏熊小彬和方唐曦瑶非常辛苦,以毕导的脾气,拍不好可以一直耗下去,直到满意为止。叶执最轻松,他扮演的陈曦什么都不知道,除了自己的烦心事,没有其他负担。
剧组在药房耗了两个半小时,毕导终于肯宣布转场。接下来拍厦门钟鼓索道缆车,两兄妹坐前车,陈曦一个人坐后车。王月本来想三人坐一辆车厢,奈何缆车全程不停,上下车时间太紧,三人一车赶不及只能分开。
这段戏从十点半剧组架好设备开始拍,一圈40分钟,足足坐了四圈。剧组既要拍人,又要拍景,还要拍人景合一。最佳取景点就那么几处,叶执还好,只需要一个人装深沉没有台词。方唐曦瑶和熊小彬有大堆台词要说,容错率非常低。
在缆车换乘处发现不能三人一车,王月拉住陈曦:“陈曦哥哥我俩一起,让我哥一个人。”
王阳笑呵呵对妹妹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陈曦却拉开王月的手:“你们兄妹一起,我要自己坐一辆。”
王阳:“一个人坐多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