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到两人是在盲走沉水栈道,很可能迷路了,女编导问接待员:“你们景区的沉水栈道规模太大了,他们看不见路线,该怎么找回来?”
接待员语气中透着骄傲:“沉水栈道是由钻石栈道、爱心栈道、金盏花栈道、幸运长廊等多个沉水栈道贯通连接而成,四通八达遍布整片镜湖区域,可以走到镜湖的任何位置。找不到路线的话……我下去接他们回来吧。”
女编导:“那辛苦您跑一趟了。”
叶执和顾廷悦还在湖心绕来绕去,是被接待员接回来的。回到岸上,顾廷悦将叶执放在地上,矢口不提迷路的事,只说是景色太美忘记了时间。
女编导也不分辩,只催两人:“快点把鞋套换下来,林导已经催三遍了。”
换下鞋套,众人都傻眼了。叶执的右脚泡了盐水,但不严重。顾廷悦才是最惨的,左脚皮鞋已经泡变形。
终于知道顾廷悦为什么要背起叶执走,女编导变了脸色,联系林导:“你们那边有没有多余的鞋子,赶紧送过来两双。艺人的鞋泡了卤水不能再穿,顺便带一桶干净水,需要冲脚。”
“我们新换的这批鞋套是按照水鞋的标准订做的,质量很好,每天都会检查……”接待员有点慌了,她想说不应该漏,事实上它就是漏了,如果播出去景区又要挨骂。
接待员没说谎,鞋套确实质量不错,也经历过游客反复租赁的检验。一双鞋套每天要租给很多游客,漏水的早已淘汰。游客拿到手的鞋套,除了有上一位客人的余温,绝对不漏水。
叶执和顾廷悦的鞋套为什么漏水?也许上一位客人把它穿坏了,还回来没被发现,比如叶执那只。又或者是踩到什么东西弄坏了,比如顾廷悦那只。节目组下水六双鞋套,只坏了两只,还是可以保证质量的。
景区关于鞋套也有一部曲折演变史。最早在茶卡盐湖下水是不需要鞋套的,可以直接光脚下水踩。茶卡是靠红裙子光脚踩天空之境的网红照片红起来的,光脚下水是宣传点。但其实茶卡盐湖的大青盐颗粒非常大,光脚的体验并不美好,比走在鹅卵石上还疼。
后来客流量暴涨,小小的一片景区要接待来自全国的热情游客。超出了水体自净能力,游客普遍反应湖里的盐黑了,水浑了,美丽的茶卡变成了全国人民的泡脚池。
有了新的声音,景区想出了用鞋套的方法,禁止游客光脚下水。理由五花八门保护水体、保护游客的脚、食用盐基地不能用脚踩等等。禁止使用外来鞋套,必须用茶卡专用鞋套,说是再生环保材料材质等等。
保护环境嘛,游客也愿意配合花钱租鞋套。事实却证明,一切都是虚的,创收才是重点。塑料鞋套质量奇差,塑料颗粒会造成更严重的污染。走一会儿鞋套就烂了,根本不防水,脚和鞋一起泡在盐湖里。景区主张的一系列保护一样也做不到,纯为了收钱。
于是还发生了鞋套垃圾堆成山事件。大批游客出于不满,将穿烂的鞋套丢在岸边或盐湖里,栈道都被鞋套堆满了,景区不得不派出人手清理垃圾。游客高峰期,每天清扫出十二吨垃圾,大部分都是鞋套,景区苦不堪言。
这件事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差的反响,主流媒体带头问责景区,鞋套除了创收到底有什么意义!
在多方的压力下,第一批鞋套退出历史舞台,第二批鞋套上马。第一批鞋套优先照顾美观,透明的彩色鞋套,拍照还是很漂亮的,可惜质量不行。
第二批以质量为优先,结实不漏水是主抓项目,包住小腿的高筒靴,和水靴差不多。做不到透明,也尽量兼顾美观,正红色、橘红色和红裙子非常搭。不穿红裙子就没办法了,颜色就是这么扎眼。既然不拍照,美不美观也不那么重要。
为了摆脱鞋套带来的坏影响,景区把鞋套的价钱压到最低,租金10块,押金50。相比茶卡其他各种名目的收费项目,十块钱的鞋套已经很良心了。
节目组用的就是第二批橘红鞋套,此时叶执和顾廷悦光着脚坐在车上,等林导来送鞋子。
“别等了,回酒店房间再洗也一样。”顾廷悦有点不耐烦,自从知道两人的鞋套都漏水,叶执已经很久没说话,看表情好像很不高兴。
女编导:“就快来了,你们脚得冲一下,被卤水泡过全是盐,会脱水脱皮的。”
求求你可闭嘴吧,不知道为什么,顾廷悦有点怕叶执发火。
最初叶执确实想发火,当着镜头的面,还有景区工作人员在场,叶执不好发作。过了一会儿,情绪慢慢稳定,叶执现在就一件事想不明白:“顾老师你鞋套漏水为什么不说?”
来了!顾廷悦皮子都绷紧了:“我……不知道漏水了。”
叶执拔高音量:“不知道?!”
顾廷悦:“踩在水里凉凉了,我以为就应该是这样,没发现是漏水了。”
叶执皱眉,鞋子进水,脚是湿的,这能没发现?是没有知觉么?!
顾廷悦小心观察叶执的表情,呼~应该过关了吧。顾廷悦又不是傻子,鞋子进水怎么可能没发现,当然是为了背起叶执多玩一会儿呀。
林导来的很快,不到三分钟,在2号站拍摄的人都找过来了。
母妃看到两人的惨样惊呆了:“鞋子怎么泡成了这样?去深水区玩了?”
叶执和顾廷悦一人一瓶矿泉水冲脚,叶执还不忘回话:“没去深水区,是鞋套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