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节目组的到来,自然保护区特意指派一位志愿者小姐姐为大家讲解保护区的事。
母妃问出了此行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在哪可以看到藏羚羊呀?”
志愿者:“夏季能不能看到要讲缘分,如果是十月以后,在保护区里能看到藏羚羊幼崽。”
藏羚羊是一种习性复杂又规律的生物,每年五月所有待产母羊都会离开族群进行大迁徙,千里迢迢从四面八方赶往藏羚羊的大产房——可可西里深处的卓乃湖。
每年四月末,所有藏羚羊母羊就跟约好了一样,集体出动,长途跋涉大迁徙,集中到卓乃湖边生产。卓乃湖仿佛刻在藏羚羊的DNA里,专家也搞不清楚卓乃湖有什么特别,得出很多说法也只是猜想,没有得到证实。
藏羚羊一胎只怀一只小羊,产后的六月七月,母羊会继续留在卓乃湖边带娃。等小羊两个月大能跑了,天气逐渐转凉,母羊会带着各自的崽子,散开前往新的族群。
那时保护区会迎来新一批迁徙羊群,总会有小羊因为各种原因掉队,被保护区收留喂养。展厅里志愿者和藏羚羊的合影,就是他们在喂养滞留保护区的小羊。
“小羊很可爱,由我们喂大一点也不怕人,憨憨的就知道追着饲养员要奶吃。长大一点就闷头吃草,有人靠近也不知道躲。”志愿者小姐姐提到藏羚羊,满脸都是宠溺的笑容。
叶执:“那现在呢?幼儿园里还有小羊么?”
志愿者:“最早要到八月末,才有刚出生的小羊在躲避天敌的过程中和母羊跑散落单。我们的队员会到处巡逻捡羊,自驾游爱好者看到落单的小羊也会帮忙送到保护站。现在这个时间去年捡的小羊已经长大,我们在六月中旬刚放生一批成年羊回归族群。”
母妃:“咱们来的不是时候啊,早半个月能看到成年羊,晚一两个月能看到幼崽。都被咱们完美错过,这趟不会看不到藏羚羊了吧?”
志愿者:“小羊已经长大,母羊都在卓乃湖,运气好也许会遇到四处闲逛的成年公羊。”
叶执:“如果九月十月过来,幼儿园里正好有小羊,游客可以参与喂羊么?”
“小羊认得饲养员的气味,不会让别人喂,但是可以在区域外围观小羊。藏羚羊幼崽是浅驼色,肚子吃的圆滚滚胖乎乎,大大的黑眼睛,和它很像。”志愿者姐姐指着叶执腰间的小胖骆驼包说道。
大家的视线集中在小胖骆驼上,还别说,跟照片上的小羊确实像,没看到幼崽更可惜了。
节目组跟着志愿者小姐姐在保护站里转了一圈,和遇到的保护站队员聊几句。了解到幼儿园有羊的时期,格尔木每天一早会发一辆车,带着喂羊的牛奶和保护站的物资上山,从不间断。保护站的工作人员还会调制配方奶,补充牛奶不能满足的营养成分。
为了恢复藏羚羊的数量,很多人都在默默努力。通过多年保护,这里已经连续十年未发生过盗猎事件。保护站的生活无聊又安静,早些年连手机信号都没有,活泼可爱的藏羚羊幼崽是所有人的心灵慰藉。
离开保护站,车队继续深入,准备去可可西里观景台碰碰运气。在保护站天气还好好的,离开不到十分钟就变了天。狂风大作,一大片乌云压过来,七月初的天气突然下起了冰雹!
车队被迫停在路边,所有人都躲在车子里,听着车辆外壳被栗子大的冰雹砸的砰砰响。大家都傻眼了,叶执眼看着一块超大的冰雹砸在挡风玻璃上,发出砰的一声:“挡风玻璃不会被砸坏吧。”
顾廷悦也拿不定注意:“应该不会吧。”
母妃:“你俩别坐驾驶室了,赶紧过来,小心挡风玻璃碎了划伤你们。”
有道理!叶执和顾廷悦一前一后从座椅间的空隙爬回车厢里,默默祈祷车子一定要挺住,车队所有人都要平安无事。
老王:“这里是经常下冰雹还是怎么回事,总不会是咱们撞大运了吧。”
没人能回答老王的问题,只有问常年居住在此的保护站队员和志愿者们,没人比他们更了解。
乌云来的快去的也快,噼里啪啦下了一顿冰雹,很快又变成了晴天。众人下车查看车辆情况,叶执从地上捡起一块没来的及融化的鹅蛋大冰球。
叶执:“太夸张了吧,幸亏它没砸挡风玻璃上,这么大块可挡不住。”
母妃:“上一趟昆仑山,挡风玻璃□□碎了可还行。”
老王摸着房车上的各种伤痕:“这车真惨,每次和大货车会车都会被飞起的石头、掉落的不明物体砸。现在又遇到冰雹,车身伤痕累累。”
叶执问顾廷悦:“还车时怎么办?”
顾廷悦:“不用还车,房车是为了这次旅行拍摄新提的。”
“!顾老师破费了!”叶执瞪圆了眼睛,怪不得车上什么都没有,原来是十成新:“新车不到半月弄得比旧车还破,太惨了。”
顾廷悦:“节目需要,应该的。”
检查过车辆没发现问题,车队继续前行。可可西里观景台,一处相对高一点的木制栈道平台。海拔太高,众人缓慢步行,仍然非常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