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去就这么定了,咱们多加一天。具体行程要怎么安排,有什么想法请叶老师继续。”顾廷悦轻轻拍了拍叶执脑袋,事情就定下了。
叶执抓了抓被拍的头发,总感觉顾廷悦答应的过于草率:“额……如果确定要多加一天,那就简单了。先定好每天的住宿地点,再考虑线路上有哪些景点要去。”
一群人看着叶执的手在地图上一天、两天、三天的画着,画到最后一天居然刚刚好。
林导愣了:“哎?你再画一遍我看看。”
叶执选的线路走全了口字三条边,舍弃了从冷湖直通大柴旦湖的一条边。这条路沿着赛什腾山,可以在山下捡玉石,也可以上山观星。赛什腾山上是极佳的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台址,国家天文台冷湖基地就在山上,是达到世界级一流的天文台址。
光学和红外观测台址是极其宝贵的战略性稀缺资源,国际公认的世界级一流天文台址只有智利北部山区、美国夏威夷莫纳克亚峰和南极内陆冰穹地区。冷湖赛什腾山是全球已发现第四处同一水平天文台址。
位于贵州省,依托天坑建造的“中国天眼”非常有名,那是一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说是天眼其实这台望远镜收集观测的是来自宇宙的无线电波,是人类窥听宇宙的耳朵。赛什腾山和另外几处世界级一流天文台址才是人类窥视宇宙的窗口,这里才是天眼。
如果时间充裕,叶执很乐意去天文台观星。现在时间不允许,今晚上山观星,行程就乱了。整个大西北到处是无人区,全境零光污染,到处都可以观星,没必要特意跑到观测站去看。再如何可惜也只能放弃,事实上这条路和山上的观测站原本就不在节目组的规划内。
看叶执又画一遍,林导几人面面相觑:“可以是可以,但是太累了,你们确定没问题?”
顾廷悦:“大部分时间都在开车,没问题。晚些时候重新做一份预算,拿来我看一下。”
罗小君:“好。”
大家回到各自的车上,加完油采购完食材,不做停留拐道火星一号公路东段,开往冷湖二号石油基地遗址。特意走一点点火星一号公路东段,拐道二号遗址的人并不多。这里的废墟有两大块区域,每块都有一号遗址那么大。
一群人刚下车不久,天空瞬间变黄,强风裹挟着黄沙,打在身上特别疼。众人赶紧收拾东西逃回车上,隔着玻璃观看外面突然腾起的沙尘暴。
老王姐夫:“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天了?”
母妃紧紧搂着老王胳膊:“好吓人啊,咱们还能走么?不会被困在这了吧。”
叶执:“大西北沙尘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吹过去就好了,很快就能结束。”
看着满天黄沙母妃还是怕怕的:“你确定?”
老王姐夫拍着妻子的手安慰道:“别怕,没事的,这在大西北是常态。”
顾廷悦:“当年那群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真不可思议。”
叶执:“只能更苦,最低的物资保障,最糟糕的生存环境,最长日照时数,最大光能辐射。我们遇到了沙尘暴却还没感受过这里的超长低温,全年只有三个月无霜期。那个年代,一年中有九个月冻到睡不着觉,想想就无法忍受。”
四人都沉默了,和那时相比,现在的人生活不要太幸福。如果现在还有这种环境恶劣的工作,会有人愿意去么?
如今的冷湖镇上只有3000多人,是纯粹的路边驿站。镇上的一切都在为过路客服务,酒店饭店全建在路边,城镇基础设施和居民楼只占一小部分。
四人安静的看着车外沙尘暴,等了一会儿,强风好像过去了,大颗粒落回地面,小颗粒还在空中漂浮。导演组通知车队退出火星一号公路东段,折回冷湖镇,走大路前往火星一号公路西段,火星营地就在西段上。
按照叶执的规划,到达火星营地第一件事,趁着天亮进入俄博梁雅丹看硫磺湖。原定今天往返的茫崖被换到了明天,原定明天一早游玩的俄博梁雅丹被换到了今天。
火星一号公路是一个“丫”字型,右边的尖尖连通冷湖镇,是火星一号公路东段,零公里打卡处在东段入口,刚走进去一点是冷湖二号石油遗址。左边的尖尖是火星一号公路西段,入口在连通冷湖和黄瓜梁的305省道中段,火星营地就在“丫”字左边的中后部分。
火星一号公路建在无人区上,路况坑坑洼洼,异常颠簸。像周围火星地貌一样,棱角分明非常难走。对车辆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是高底盘马力足的越野车。前几年工作人员重新平整拓宽了路面,现在这条路的通行门槛已经降低了,很正常的乡村土路,车队都可以通过。
车队行驶在四野荒芜的路面上,看着周围一个个不规则凸起土丘,类似火星坑坑洼洼的地貌,屁股后面带起一大片尘土。
母妃再次感叹:“这种路越走越心慌,如果不是咱们人多,我肯定不敢走。”
开车的顾廷悦面无表情,他实在无法理解唐爽在怕什么,没有人才最安全吧。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我怕鬼,但鬼不曾伤我分毫”。这种荒野路段,遇到人才更危险,因为你不清楚对方的目的,看不见对方和善面皮下到底长着怎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