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执和丁俊走出电影院,丁俊试探着问:“你和叔叔有矛盾?”
“又差辈了,我父亲如果还活着能有七十五岁,你得叫聂爷爷。”叶执答道:“我家没有矛盾。故事是编剧写的,讲的是主人公的人生,也许有编剧的影子,和我没有半点关系。”
丁俊松了口气,不是就好,最后墓碑前的画面感觉不太好。丁俊不知道,最后那句话是聂成峰演着演着自己加的。原剧本中这里没有任何台词,编剧出于某种原因,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要求演员泪流满面,镜头拉远。
聂成峰演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言辞激烈却感情色彩不明确的话。看到成品之前,叶执以为导演会删掉他乱说的话,导演却觉得这样不清不楚的很适合电影。是后悔、遗憾、傲娇,还是赢了一场的得意,亦或对老爷子的挑衅,让观众自己琢磨去吧。
丁俊开始上网查询电影的反响:“上映三天,票房4.6亿,网络上讨论的还挺激烈。”
丁俊还想读几条高赞评论,却被叶执阻止了:“不用和我说观众的观后感,不感兴趣。”
“我只看最终成品,自己满意就够了,至于观众的反响,我不在乎。票房居然有4.6亿,莫名其妙,还以为要赔本呢。这年头遗作这么吃香吗?早知道该多压几部剧的。”叶执心情非常好,开始算自己还有几部未播剧,好像不多。
什么叫早知道,你这是什么魔鬼言论,你上哪早知道去?!丁俊表示非常无语:“票房和你有什么关系,拿片酬还能赔本?”
叶执:“你没注意吗?总制片是张光国,这部电影是我以工作室的名义,独立投资。跟顾廷悦投《许你江山》差不多,自掏腰包,自负盈亏。”
丁俊震惊:“你不是演员吗?还投资电影?”
叶执:“我只投我演的,很多时候剧组给不出片酬只能签分成约,有时资金不足我会适当补一点。钱的事我无所谓,我只管演我想演的,盈利的事有张光国操心,反正老张不会让工作室和我吃亏,像这部戏不就莫名其妙赚了。”
丁俊突然有点同情张光国,光听几句话就知道,聂成峰甩手大掌柜当的心安理得。估计这人挑戏也和他挑食一样任性妄为,麻烦难搞。不然以他的名气地位,有安稳的片酬不拿,为什么要自掏腰包?这算不算另类的带资进组,或者该叫有钱任性?
说起来这部戏能有今天全靠聂成峰,他会接这部戏只因为影片最后打在屏幕上那两句话,全篇只有那两句是聂成峰最关心的。
这个剧本在编剧手里压了两年多,编剧四处推销无门,最后在朋友的提议下,送到有过投资行为的演员手上,搏最后的机会。编剧广撒网,幸运的撞上聂成峰这条大鱼。
聂成峰挑剧本的口味非常怪,随心所欲到根本摸不清路数。张光国每个月初和月中会把收到的所有剧本都交给聂成峰,让他自己选。这个剧本就夹在各种大制作中间,显得可怜弱小又无助。
看到这个剧本之前,聂成峰已经选出两部勉强可以的剧本,准备最后再定。这个剧本聂成峰对题材和故事都不敢兴趣,他只是好奇故事传达的核心概念,你身上有父亲的影子。聂成峰想了很久,发现他不知道答案。
自从离开家,到二老离世,三十几年时间,聂成峰和父母相处的天数加一起不足一个月。所以你问聂家父子有没有剧本中父子间的相同点,聂成峰是真的不知道。想不清楚,聂成峰把这部剧本和其他待定剧本丢在一起,彻底不管了,先拍完眼前的戏再说。
杀青后的某一天聂成峰去钓鱼,对着湖面发呆突然又想起这个剧本。他发现自己可以对着湖面安静坐一整天,不再像小时候放羊,无聊又孤独只想逃离。他现在还挺享受这种一个人待着的状态,不说话也不会孤单,反而很惬意。
有了这个发现,聂成峰跑去家里牧场,放了十天羊。发现他可以和父亲一样,骑着马跟着羊群,十天不说话也不会焦躁。
聂成峰开始思考,人的身上真的有父辈的影子?那些共同点一直存在,只是没有被发现?聂成峰回到公司翻出那个剧本,丢给张光国,让他搞定。
叶执现在还记得张光国当时的表情,估计杀人的心都有。剧本长了一副赔钱样,只有编剧和男主,其他全是张光国带着团队跑出来的。
把工作丢给张光国,聂成峰这缺德玩意又进组了。等到定演员和导演,还必须聂成峰亲自过目,点头同意才行。帮不上忙还各种挑三拣四找麻烦,简直神烦!
张光国不是拉不到投资,只是聂成峰觉得注定赔钱的买卖就别坑人了,毕竟都是朋友。张光国觉得在理,小成本电影花不了几个钱,聂成峰又不是亏不起。反正都是聂成峰出钱,关于父母的题材,他想胡闹自己奉陪就是,没什么大不了。
就这样一个想闹,一个纵容,俩人空出半年档期,一心投入到这部电影的筹备和拍摄中,任凭聂成峰天天跟体重较劲。
谁能想到这部不被所有人看好的电影,乘着聂成峰意外身亡的东风,居然捞到一大笔钱?回头看整个过程,这部电影的运道相当另类。资质普通,四处求助无门,幸得贵人赏识终成气候,最终男主祭天票房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