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就怕出现这种情况,特意把每次家庭战争都写的欢脱热闹又搞笑。说是暴力镇压,更像一家人闹着玩。亲情不仅打不散,还越来越亲近。
聂成峰演的也很有分寸,高抬手轻落下,吼的凶打的轻。落点都是不痛不痒的部位,小四妹被打还能继续满院子疯跑,抽空和大哥吵架斗嘴。
追这部剧的观众,很多人喜欢看这家人打打闹闹,活力满满的样子。反正不论观众是吹是黑,剧确实火了。
整部剧叶子木最最喜欢的情节是,老三犯错被大哥坐在身上,用鞋底狠抽屁股。小五捧着一碗二姐刚做好的红烧肉,蹲在旁边,边吃边看热闹,时不时还狗腿的喂大哥一口。
这时候弟弟妹妹们已经习惯了老大的暴力手段,被打皮了,一个个都变成了顽童,还养成了近距离围观吃瓜的恶趣味。
两人故意你一口我一口吃的香,老三不肯认错,既要挨揍还要被红烧肉馋着,受到身体和精神双重折磨。
二姐做完饭实在不耐烦,催促大哥打快点。最后小四妹等不及,拉着二姐一人一个碗,在老三周围蹲了一圈,边吃边围观他挨揍,时不时还点评两句。老三直接气哭了,控诉他们没人性。能想出这种魔鬼情节,编剧确实是个人才。
叶子木特喜欢这段剧情,他觉得自己这么乖一定会和小五一样,蹲在那快乐吃肉看热闹。看到这段文字叶执只想冷笑,就你做的那些糊涂事,妥妥是挨揍的那个,还想吃肉?呵!
四十八集电视剧,一天两集,足足播了一个月。叶子木也狂热了一个月,每天都写日记记录剧情和观后感。叶执看这段时间的日记,成功把这部剧又回顾了一遍。
叶子木喜欢五兄妹每一个人,寒假期间没事做,把演员们的其他作品都找出来看,发现他并不喜欢。只有聂成峰,作品数量够多,类型够广,有些剧还是挺好看的。
慢慢的叶子木开始只关注聂成峰。随着越来越沉迷,当初觉得不太喜欢的剧也爱到不行。叶子木彻底成了聂成峰的狂热迷弟,有聂成峰参演就够了,只看他一个人照样可以很开心。
叶子木不仅反复观看聂成峰的影视剧,还搜集他的相关资料,照片,视频。只要有聂成峰,他都会下载到U盘里,保存起来。他还尝试接触后援会,在里面当一个小粉丝,每天签到打榜窥屏,只为掌握偶像第一手消息。
发现有人求资源,如果自己手上没有就跟在人家屁股后边一起求。如果手上正好有,就热心分享给求助人,慢慢变成后援会里受人追捧的资源大佬。
叶执知道粉丝们追星的大致情况,狂热的偏激的素质差的都见怪不怪。叶子木属于所有明星都喜欢的粉丝类型,积极、正向、不惹事、任劳任怨。
文字中传达的都是快乐积极的情绪,可惜因为知道结局,叶执只会越看越难过。好好的小孩,怎么就变成那样了呢?叶执忍不住怀疑自己,是我的问题吗?
叶执一页一页翻着日记,看着叶子木生活、学习、追星,纸页中频繁出现自己的名字。这个乖巧快乐的傻小孩完全没让叶执感受到高三的学习压力,学习上的事从来都是淡淡的,简单一笔带过。
叶子木没有远大理想,没有向往的城市,没有喜欢的专业,也不想出人头地。这孩子几乎没什么欲望,成绩普通就好,能有学校上就行。他的择校标准居然是离家越近越好,必须能经常回家陪着奶奶。他甚至觉得市里的职业学校就很不错,学个一技之长出来好找工作。
考试心态过于放松,考完估分居然还挺高。叶子木开始物色离家近,周末可以轻松回家的院校。他有几个候选目标,都不是符合他成绩的优秀院校,几乎全是可以轻松录取的二类本科。然后小孩彻底放飞自我,和好朋友每天到处疯玩,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直到奶奶出事。
这篇日记叶执看了很久,不是内容太多,正相反,通篇只有几个字:“他为什么总是不在,我恨他。”
内容过于简练,如果不是听丁俊讲过奶奶发病的事,光看日记叶执根本看不懂出了什么状况。知道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再看文字里的“他”,指代谁一目了然。
叶执怔怔的盯着这篇日记,感受其中浓烈的负面情绪。尤其“我恨他”三个字,写的非常大,占满一整页。下笔力道特别重,笔记本厚厚的纸张都刮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