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下老老实实站着的书文修,第一时间发现了面露不悦的沈泓,他能从当年的事情到现在陛下的心腹,绝不可能只是会趋炎附势的人。
所以此刻,他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替沈泓解忧:“皇上,微臣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看见站出来的书文修,沈泓的脸色顿时好上了许多,嘴角也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
“启禀皇上,微臣大理寺中可还有一个您当年亲封的武状元,算起来与苏将军是同岁。”
听见书文修说的话,沈奚午毫不克制的皱起了眉头,厌恶的看向书文修。
书文修说的这个武状元,是苏时见封将那年,四年一次的武科举考头名。
金陵朝相较于文官更倾向于武官,毕竟打了这么多年仗,边关依旧有敌国虎视眈眈。
往年武举头名有甚者更是直接封将,可偏偏到了他那一届,没封将不说,连兵部都没进。
直接被沈泓给安排到了大理寺了,任了个五品的大理寺正,在当时可是被笑话了很长时间。
这位武状元,在大理寺勤勤恳恳忙碌了两年多,年前才爬到了大理寺丞的位子上,正四品。
刚开始时除了笑话他的人,还有些其他的风声,是说宣和将军这个位置,原本是皇帝要封那届的武状元的。
但碍于当时大将军苏旭的面子,所以就给了苏时见。
后来,苏时见领命镇守边关,凡是他参与过的战役均大获全胜,久而久之在百姓心中,苏时见的地位是越来越高。
从那时起,也没有人再在意这宣和将军到底是给谁的,也没有再想起当时舆论中心还有一个武状元。
“你说的是许朝渊吧。当年武将人才济济,朕看他又有些许稚嫩,便让他去了大理寺,想让你好历练历练他,人现在如何了。”
看着台阶上自己给自己找补的沈泓,苏时见在内心不由的笑了,其实当年这宣和将军,沈泓本来就是给他的,许朝渊自然是有他的奖赏。
不过,当年若是给许朝渊封官,那官的阶位只能是比苏时见低,按照当时局势,还得去边关镇守,那就意味着,许朝渊要在苏时见手底下做事。
当时虽然皇帝看着很信任苏家,但若是再给苏家添一员武将,那也是绝无可能的,所以沈泓直接弃掉了许朝渊。
但是为了以后,沈泓还是将许朝渊放进了大理寺,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可能还需要用到他。
就算以后真的用不到了,但让这样一个有本事的人呆在大理寺,他也根本不吃亏。
但是没想到,今日,这人还真的用上了。
原本半丢弃的棋子,现在被沈泓几句话,就变成了为你着想,全都是锻炼你的好意。
做戏自然是要做全套,沈泓将戏码抛了过来,书文修也就得跟着演:“回皇上,许朝渊现在已是大理寺正,办起案来雷厉风行,早已得心应手了。”
苏时见看着台上台下,两人的一唱一和,为了顺理成章,将军符收回,演的倒是不遗余力。